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有哪些内容?
发行时间:1994-04-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有哪些内容?

    1.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健全企业法人制度。要核实企业法人财产。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对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界定产权,清理债权债务,重新评估资产,核定企业法

人财产占有量,进行产权登记。

    代表国家进行投资的机构及其他出资者依法对企业行使出资者权益,以出资额为限

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以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

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并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殖的责任。

    2。建立、明确国有产权运营主体。根据当前实际,国有产权运营主体通过政府授权

建立,采取不同的运营体制。可采取以下形式:授权给企业集团中的母公司,国有投资

公司,国家控股公司,一些具有投资控股能力的大企业,或结合机构改革,新组建国有

产权运营机构。

    国有产权运营主体的基本职责是:从价值形态上运营国有产权,使国有资产不断增

殖。国有产权运营主体依法对企业行使出资者权益,享有投资收益,决定国有产权的变

动和重组,委托或推荐产权代表通过法定程序进入企业权力机构,按法定形式行使权力。

国有产权运营主体与企业法人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对企业不行使任何政府行政管理职

能。  

    3.建立和完善企业组织制度。按照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法律规范,对企业进行规范

化的公司制改组。可区别企业的不同特点和具体情况,分别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

责任公司和国家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完善公司体制。

    (1)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基础产业中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宜采用股份有限公

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

    (2)生产某些特殊产品的企业,军工企业、在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有较大

资产规模、较高管理水平、较强发展潜力,但目前不宜进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改组的大型企业,可改组为国家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3)企业集团的组织体制,要根据市场需要和生产特点,通过投资、控股,参股等

方式,形成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的母于公司体制,

    (4)大型联合企业可向母子公司体制发展,也可采取分厂制或分公司制。

    公司依法按章(公司章程,下同)建立和运行。采取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形

式的企业,分别按《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和《有限责任公司规范童见》的规范运作,国

家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国家体改委《关于国家独资有限责任公司试点的意见》进行改

组,依据政府批准的公司章程运行。《公司法》颁布实施后,按《公司法》运行。

    4.完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体制。根据权力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

离,相互制衡和精干效能的原则,企业实行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领

导管理体制(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股东会),相应的组织机构权责明确,各司其职,

分别行使决策,监督、执行权,经理实行董事会聘任制。各种机构,要建立相应的工作

制度,形成规范。

    企业董事会具有广泛性,各类组织的人员均可经股东推荐,以个人身份,通过法定

程序进入董事会.企业的党组织、职代会(工会)委派代表进入企业监事会,通过监事会发

挥党组织监督保证作用和职代会民主管理作用。

    企业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听取职工意见,吸收职工代表进行讨论。

探索新的体现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职工民主管理的形式,以及各种组织在企业

的活动方式,并依据公司章程,通过制定公司规章形成制度。

    s.健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按照《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

准则》,及国家有关《两则》的各项规定,进一步健全试点企业财会制度,完善企业财务管

理。国家关于实施《两则》的各项配套政策,要企业全面实施,一步到位。

    国家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根据《两则》的规定,及企业的具体财务状况,清理和调整

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以促使其尽快实现制度转换,进入市场与其他企业进行平等竞争。

    6.建立新的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等经营管理制度。打破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工

人的身份界限,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建立企业的职工双向选择的劳动用工制度,按照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区别企业内部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分别制定不同的收入分

配标准和办法,由企业自主决定内部工资奖金的分配,可以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员实

行重奖;按照精干,统一,高效的原则,企业自主设置内部机构,健全科技开发、质量

管理、市场营销等项管理制度。

    7.实行政企分开,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按照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分开的原则,切断政府同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理顺政府管理职能,改变管

理方式。各级政府部门必须依法按章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不得沿用对全民所有制企

业的管理办法干预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变原有政府把国有企业当作行政机构进行直接管

理的方式,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要从只管国有企业转向对全社会企业的管理。政府

对企业的管理要逐步通过市场中介组织来实现,通过行业组织对所有企业实施行业管理,

运用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杠杆实施产业政策,正确引导企业或相应机构的投资决策。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合理形式和途径,将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相分离。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根据《监管条例》规定行使国有资产的行政管理职能,国有资产的运营

由国有产权运营主体负责。有关企业国有产权代表的任免、考核,收入分配及奖惩,由

出资者决定。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完善经理聘任制。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人事、

工资关系均脱离国家公务员序列(国家独资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可以例外),经理人员

由董事会聘任。积极造就企业家队伍,建立经营者人才市场。:改革劳动用工管理制度,.

消除不同用工形式,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职工的身份界限,改全民职工,集体职工,私

有企业雇工为企业员工,为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合理流动创造条件。

改变国家对企业工资总额实行计划分配的办法,放开对企业工资总额的直接控制,制定

最低工资标准,由企业自主决定工资水平,企业实行计税工资制,职工收入依《中华人

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的形式交纳个人所得税。政府有关部门要综合考虑

物价上涨,政策性补贴、行业和地区工资水平,正常工资增长,职工社会保障,企业具

体情况等因素,确定企业计税工资标准。企业实发工资总额超过计税工资标准以上部

分,按企业适用税率交纳所得税。同时,可视情节轻重,追究经营者的责任,并进行相

应的处罚。

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有哪些内容?
发行时间:1994-04-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有哪些内容?

    1.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健全企业法人制度。要核实企业法人财产。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对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界定产权,清理债权债务,重新评估资产,核定企业法

人财产占有量,进行产权登记。

    代表国家进行投资的机构及其他出资者依法对企业行使出资者权益,以出资额为限

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以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

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并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殖的责任。

    2。建立、明确国有产权运营主体。根据当前实际,国有产权运营主体通过政府授权

建立,采取不同的运营体制。可采取以下形式:授权给企业集团中的母公司,国有投资

公司,国家控股公司,一些具有投资控股能力的大企业,或结合机构改革,新组建国有

产权运营机构。

    国有产权运营主体的基本职责是:从价值形态上运营国有产权,使国有资产不断增

殖。国有产权运营主体依法对企业行使出资者权益,享有投资收益,决定国有产权的变

动和重组,委托或推荐产权代表通过法定程序进入企业权力机构,按法定形式行使权力。

国有产权运营主体与企业法人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对企业不行使任何政府行政管理职

能。  

    3.建立和完善企业组织制度。按照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法律规范,对企业进行规范

化的公司制改组。可区别企业的不同特点和具体情况,分别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

责任公司和国家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完善公司体制。

    (1)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基础产业中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宜采用股份有限公

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

    (2)生产某些特殊产品的企业,军工企业、在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有较大

资产规模、较高管理水平、较强发展潜力,但目前不宜进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改组的大型企业,可改组为国家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3)企业集团的组织体制,要根据市场需要和生产特点,通过投资、控股,参股等

方式,形成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的母于公司体制,

    (4)大型联合企业可向母子公司体制发展,也可采取分厂制或分公司制。

    公司依法按章(公司章程,下同)建立和运行。采取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形

式的企业,分别按《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和《有限责任公司规范童见》的规范运作,国

家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国家体改委《关于国家独资有限责任公司试点的意见》进行改

组,依据政府批准的公司章程运行。《公司法》颁布实施后,按《公司法》运行。

    4.完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体制。根据权力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

离,相互制衡和精干效能的原则,企业实行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领

导管理体制(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股东会),相应的组织机构权责明确,各司其职,

分别行使决策,监督、执行权,经理实行董事会聘任制。各种机构,要建立相应的工作

制度,形成规范。

    企业董事会具有广泛性,各类组织的人员均可经股东推荐,以个人身份,通过法定

程序进入董事会.企业的党组织、职代会(工会)委派代表进入企业监事会,通过监事会发

挥党组织监督保证作用和职代会民主管理作用。

    企业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听取职工意见,吸收职工代表进行讨论。

探索新的体现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职工民主管理的形式,以及各种组织在企业

的活动方式,并依据公司章程,通过制定公司规章形成制度。

    s.健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按照《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

准则》,及国家有关《两则》的各项规定,进一步健全试点企业财会制度,完善企业财务管

理。国家关于实施《两则》的各项配套政策,要企业全面实施,一步到位。

    国家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根据《两则》的规定,及企业的具体财务状况,清理和调整

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以促使其尽快实现制度转换,进入市场与其他企业进行平等竞争。

    6.建立新的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等经营管理制度。打破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工

人的身份界限,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建立企业的职工双向选择的劳动用工制度,按照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区别企业内部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分别制定不同的收入分

配标准和办法,由企业自主决定内部工资奖金的分配,可以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员实

行重奖;按照精干,统一,高效的原则,企业自主设置内部机构,健全科技开发、质量

管理、市场营销等项管理制度。

    7.实行政企分开,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按照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分开的原则,切断政府同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理顺政府管理职能,改变管

理方式。各级政府部门必须依法按章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不得沿用对全民所有制企

业的管理办法干预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变原有政府把国有企业当作行政机构进行直接管

理的方式,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要从只管国有企业转向对全社会企业的管理。政府

对企业的管理要逐步通过市场中介组织来实现,通过行业组织对所有企业实施行业管理,

运用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杠杆实施产业政策,正确引导企业或相应机构的投资决策。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合理形式和途径,将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相分离。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根据《监管条例》规定行使国有资产的行政管理职能,国有资产的运营

由国有产权运营主体负责。有关企业国有产权代表的任免、考核,收入分配及奖惩,由

出资者决定。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完善经理聘任制。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人事、

工资关系均脱离国家公务员序列(国家独资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可以例外),经理人员

由董事会聘任。积极造就企业家队伍,建立经营者人才市场。:改革劳动用工管理制度,.

消除不同用工形式,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职工的身份界限,改全民职工,集体职工,私

有企业雇工为企业员工,为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合理流动创造条件。

改变国家对企业工资总额实行计划分配的办法,放开对企业工资总额的直接控制,制定

最低工资标准,由企业自主决定工资水平,企业实行计税工资制,职工收入依《中华人

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的形式交纳个人所得税。政府有关部门要综合考虑

物价上涨,政策性补贴、行业和地区工资水平,正常工资增长,职工社会保障,企业具

体情况等因素,确定企业计税工资标准。企业实发工资总额超过计税工资标准以上部

分,按企业适用税率交纳所得税。同时,可视情节轻重,追究经营者的责任,并进行相

应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