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走出一条搞活、发展城镇集体工业新路路子
发行时间:1992-02-20
网站编辑:顾传训
来源:研究所

走出一条搞活、发展城镇集体工业新路路子

上海市副市长顾传训在市郊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这次郊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是很重要的。中央召开了工作会议,讨论如何搞活大中型企业,这对搞活城镇集体企业是一致的。大中型企业活了,对城镇集体工业也十分有利。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这个《条例》是推动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重要法律依据。上海市在90年代要开发浦东、振兴上海。在这样的情况下召开市郊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是非常重要的。

    一、要充分认识城镇集体工业的地位作用

    郊县城镇集体工业是在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十多年来,经历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同期上海市工业总产值年递增6.5%)现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成为本市城镇集体工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全市工业经济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郊区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郊县城镇集体工业长期坚持轻工业部提出的“四服务”方向,并在服务中发展、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仅“七五”期间,在微利、亏损的情况下,生产小农具672万件;在国家基本没有投入的情况下,上缴国家税金7.6亿元,安排城镇劳动力就业近万人。

    上海的历届市委和市政府都十分重视城镇集体工业,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把它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去年,国务院8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这对于进一步确立城镇集体企业的法律地位,维护集体企业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推动集体经济在法制轨道上更加健康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有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对这个《条例》都要引起重视,认真学习,积极宣传,特别是各级城镇集体工业联社要认真学习,并要组织适当的力量进行调查研究,为制定本市的实施细则做好准备,为今年正式实施打好基础。

  二、在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同时,积极扶持城镇集体企业的发展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关系到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也关系到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在当前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中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同扶持、发展城镇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国营大中型企业搞好了,国家的实力就加强了,市区大中型企业也就会有更多的产品下放、扩散给城镇集体企业。例如广东为香港的出口产品协作配套,香港的出口发展了,就带动了广东的发展。同样,浦东的开发搞好了,国营大中型企业发展了,就有更多的经济实力来扶持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并在技术、质量、品种、效益、管理等方面支持城镇集体企业,使之在提高中得到更大发展。

    为了在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同时,积极扶持城镇集体企业的发展,巾政府已同意市经委、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劳动局等单位联合拟定的《关于帮助城镇集体工业走出困境和增强活力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扶持郊县城镇集体工业企业实行技术改造专项贴息贷款的报告》及实施办法。这两个文件的贯彻实施,将为在困境中拼搏的城镇集体工业企业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希望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区)人民政府切实帮助企业,认真研究,贯彻落实。

    三、深化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素质,不断增强郊县城镇集体工业的活力和后劲

    城镇集体工业建立以来,在逐步向国营企业靠拢。改革开放的十年来,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近年来市场调节的作用越来越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城镇集体工业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有35%的企业亏损,当然也有搞得好的企业。形成差距的原因:一是政策问题,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较多;二是企业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减少来自政府的干预;三是企业的装备如何,先进的装备是企业有活力的重要因素;四是企业要有好的产品,还有两条,一条是企业的管理机构,对内要真正为生产服务、促进生产;对外要为市场服务,为销售服务。另一条,用人必须按工作需要,而且要经过培训。郊县城镇集体工业向国营企业靠拢,分配上是“大锅饭”,不能吸引能人,不需要的人又出不去,所以企业就上不去。

    我看了《条例》后很受启发,会后,郊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要对《条例》认真研究,认真贯彻。只有在这方面下功夫,我们城镇集体工业才能活起来,郊县城镇集体工业首先应当做到政企分开,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大胆探索,进行改革。城镇集体工业比国营企业更有条件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管理道路来。政府的行为、职能,与企业的行为、职能都是有区别的。政府要力求解决社会上具有共性的问题;企业应在国家的宏观指导下,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如果政府以一般的、共同规律的方式来指导、管理企业,必然会把企业管死。政府对企业应该支持,进行适当管理,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振兴上海、开发浦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是九十年代上海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也是今后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其中包括郊县城镇集体工业的干部、职工在内。要利用我们的地理优势和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积极争取吸引外资,同时也可以争取与市内的大工业、外贸公司合作,走出一条搞活、发展、壮大城镇集体工业的新路子。

走出一条搞活、发展城镇集体工业新路路子
发行时间:1992-02-20
网站编辑:顾传训
  
来源:研究所

走出一条搞活、发展城镇集体工业新路路子

上海市副市长顾传训在市郊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这次郊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是很重要的。中央召开了工作会议,讨论如何搞活大中型企业,这对搞活城镇集体企业是一致的。大中型企业活了,对城镇集体工业也十分有利。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这个《条例》是推动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重要法律依据。上海市在90年代要开发浦东、振兴上海。在这样的情况下召开市郊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是非常重要的。

    一、要充分认识城镇集体工业的地位作用

    郊县城镇集体工业是在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十多年来,经历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同期上海市工业总产值年递增6.5%)现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成为本市城镇集体工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全市工业经济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郊区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郊县城镇集体工业长期坚持轻工业部提出的“四服务”方向,并在服务中发展、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仅“七五”期间,在微利、亏损的情况下,生产小农具672万件;在国家基本没有投入的情况下,上缴国家税金7.6亿元,安排城镇劳动力就业近万人。

    上海的历届市委和市政府都十分重视城镇集体工业,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把它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去年,国务院8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这对于进一步确立城镇集体企业的法律地位,维护集体企业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推动集体经济在法制轨道上更加健康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有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对这个《条例》都要引起重视,认真学习,积极宣传,特别是各级城镇集体工业联社要认真学习,并要组织适当的力量进行调查研究,为制定本市的实施细则做好准备,为今年正式实施打好基础。

  二、在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同时,积极扶持城镇集体企业的发展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关系到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也关系到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在当前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中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同扶持、发展城镇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国营大中型企业搞好了,国家的实力就加强了,市区大中型企业也就会有更多的产品下放、扩散给城镇集体企业。例如广东为香港的出口产品协作配套,香港的出口发展了,就带动了广东的发展。同样,浦东的开发搞好了,国营大中型企业发展了,就有更多的经济实力来扶持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并在技术、质量、品种、效益、管理等方面支持城镇集体企业,使之在提高中得到更大发展。

    为了在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同时,积极扶持城镇集体企业的发展,巾政府已同意市经委、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劳动局等单位联合拟定的《关于帮助城镇集体工业走出困境和增强活力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扶持郊县城镇集体工业企业实行技术改造专项贴息贷款的报告》及实施办法。这两个文件的贯彻实施,将为在困境中拼搏的城镇集体工业企业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希望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区)人民政府切实帮助企业,认真研究,贯彻落实。

    三、深化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素质,不断增强郊县城镇集体工业的活力和后劲

    城镇集体工业建立以来,在逐步向国营企业靠拢。改革开放的十年来,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近年来市场调节的作用越来越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城镇集体工业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有35%的企业亏损,当然也有搞得好的企业。形成差距的原因:一是政策问题,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较多;二是企业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减少来自政府的干预;三是企业的装备如何,先进的装备是企业有活力的重要因素;四是企业要有好的产品,还有两条,一条是企业的管理机构,对内要真正为生产服务、促进生产;对外要为市场服务,为销售服务。另一条,用人必须按工作需要,而且要经过培训。郊县城镇集体工业向国营企业靠拢,分配上是“大锅饭”,不能吸引能人,不需要的人又出不去,所以企业就上不去。

    我看了《条例》后很受启发,会后,郊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要对《条例》认真研究,认真贯彻。只有在这方面下功夫,我们城镇集体工业才能活起来,郊县城镇集体工业首先应当做到政企分开,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大胆探索,进行改革。城镇集体工业比国营企业更有条件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管理道路来。政府的行为、职能,与企业的行为、职能都是有区别的。政府要力求解决社会上具有共性的问题;企业应在国家的宏观指导下,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如果政府以一般的、共同规律的方式来指导、管理企业,必然会把企业管死。政府对企业应该支持,进行适当管理,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振兴上海、开发浦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是九十年代上海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也是今后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其中包括郊县城镇集体工业的干部、职工在内。要利用我们的地理优势和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积极争取吸引外资,同时也可以争取与市内的大工业、外贸公司合作,走出一条搞活、发展、壮大城镇集体工业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