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交流】
振奋精神 狠抓效益
上海市冶金制品工业公司
上海市冶金制品工业公司是冶金局领导下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实体。共有厂办大小集体企业25家,职工1.5万余人。除一部份人在全民扶办厂从事劳务以外,主要生产为全民厂配套产品以及其他金属制品。
1990年,是我们冶金集体企业最为艰难的一年。市场销售不畅,各类费用增加,成本上升,资金紧张,给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仅不锈钢管、矽钢条料等六个产品减产,就影响产值1000万元。经济效益更是大幅度下跌。由于产品销售价下降,减少利润342万元,各项费用增加,提高成本116万元。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我们公司全体职工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在全民扶办厂的支持下,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狠抓经济效益,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1167.23万元,比1989年下降6.5%,实现利润2930.04万元,比1989年仅下降2.4%。全公司没有一家亏损企业,有10家工厂的产值、利润超过了1989年的水平。基本上实现了公司年初提出的经济效益“少滑坡,不滑坡”的奋斗目标。回顾1990年,我们在狠抓经济效益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一切工作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思想。1990年,由于市场销售不畅,资金紧张,我们公司生产直线下降,产值、利润月月滑坡,到4月份,工业生产总值比上年下降11.3%,实现利润比上年下降45.6%。面对这种困境,一些同志感到无所作为,认为全国总的经济形势没有好转,我们局部经济状况也好不起来,等全国市场起动了,销售回升了,我们面临的生产和效益滑坡的问题才能解决。在困难面前,是怨天尤人,坐等形势好转,还是积极开拓,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经济环境,把经济效益搞上去?我们选择了后者。在广大职工中,特别是在各厂领导干部中,统一思想,提高对抓经济效益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认为,提高经济效益,从宏观上说,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好转的根本途径,对集体厂更有紧迫性。因为集体厂和全民厂不一样,没有国家的保和包,集体企业生存和发展,集体福利的改善,集体职工收入的增加,全靠自身的奋斗,把经济效益搞上去。因此,必须克服那种“等、靠、要”思想,动员全体职工积极行动起来,振奋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制止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在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两手抓的方针,既要抓好经济工作,又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抓好国内市场的巩固,又要开拓国外市场;既要抓好适销对路老产品的生产,又要积极试制有发展前途的新产品;既要抓好经营业务,又要抓好企业管理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力争在最短时期内扭转经济滑坡的局面。思想认识统一了,工作上很快就打开了新局面。
二、围绕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双增双节活动。在近几年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双增双节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我们冶金集体企业大都是为解决职工子女就业而创立的,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原材料消耗高,但潜力大,双增双节“油水”更大。为了有效地开展双增双节,公司多次向财政部门反映集体企业的困难,在他们支持下,召开了我公司下属厂所在的8个区的税务二所所长、专管员和各厂厂长、财务科长的大型座谈会,沟通信息。根据各企业的实际,先后落实了各种优惠政策13项。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不少厂实行了特定目标奖,对超额完成税利、回收废旧料、改进工艺取得较好效益的企业、都给予奖励。这样,就从政策上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他们踏踏实实,抓好双增双节工作。泰山冶金服务公司职工,仅回收蛇皮袋,就节约了5万元。冶金金属制品厂组织回收炭素铬铁,增加效益9万元。不少职工针对工艺问题,提合理化建议。据统计,全公司共提出合理化建议322条,被采纳的有269条,有69条获得改进奖。冶金绝热板厂改进工艺配方,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以28号粘结剂替代25号粘结剂,使成本大幅度下降,1年可增加效益近百万元,获得冶金局技术进步一等奖。由于开展双增双节活动,全公司增加效益200多万元。
为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公司在抓双增双节工作的同时,花大力气抓好销售工作。4月份专门召开了销售工作会议,努力压缩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我们的产品,很大一部份是供建筑行业使用的。由于基建下马,不少产品积压,1990年一季度,矽钢条料、小圆钢、焊管、钢模板等6个产品,库存高达2578吨,占用资金492万元。我们要求销售人员转变观念,改变作风,从等客上门改变为上门找用户,虚心听取用户意见,急用户所急,以开拓销路。有的厂还开展售后服务,以取得用户信任。新沪钢窗厂组成了服务队,上门指导用户安装钢窗,受到用户的欢迎。这样,不但保住了老用户,还吸引了一批新用户。在各厂的努力下,产品积压情况很快有了改变。公司在双增双节的推动下,从5月份起,生产就开始好转,出现了生产逐月上升的局面。
三、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开拓新产品,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我们冶金系统的集体企业,过去由于钢铁产品紧销,不少集体企业靠简单的粗加工,日子也很好过,但在当前市场销售疲软的形势下,再也无法生存下去。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调整产品结构。不少厂根据市场的变化,对钢铁进行深加工,在粗变细、大变小、厚变薄上下功夫。我公司下属的新能源制品厂,过去把6.5毫米的铁丝加工成4毫米的铁丝,客户络绎不绝,现在产品卖不出去了。他们就进一步把铁丝加工成2毫米以下的细铁丝,黑铁丝销路不好,他们就发展镀锌铁丝;原来只生产普通元钉,现在又发展生产木罗丝。这家厂1990年靠深加工增加利润达36万元,使该厂年创利保持在100万元以上。五钢公司钢管厂,过去生产不锈钢管,一吨可获利数千元,效益很好。但1990年不锈钢管销售疲软,他们就增加市场适销的合结管的生产。尽管每吨利润低得多,却打开了销路,全年增加利润近10万元。沪中冶金制品厂过去只生产普通焊管,积压严重。他们就根据家具行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发了方形和矩形的焊管,使产品打开了销路。由于我们坚持把开发新产品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企业后劲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这几年,我公司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新产品上市,每年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1990年,全公司共开发新产品21个,增加产值253万元,增加利润34.2万元。
四、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堵塞浪费,增加效益。我们冶金集体企业由于管理落后,漏洞很多,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冶金局审计室在1990年中,曾对我公司的6个企业进行审计,发现在财务管理和物资管理上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问题,帐物不相符、制度不健全、甚至用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等问题。很明显,这些问题不解决,要提高经济效益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把抓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作为提高企业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1990年,全公司共制定并下达了有关管理的规章、办法、实施细则等共14件,建立了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改变了过去在管理工作上无章可循的混乱局面。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抓管理,上等级的企业升级活动,开办了企业升级讲座,对各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的培训,还专门举办了财务工作上等级学习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在抓企业升级工作中,各厂为了保证升级目标的实现,对达标升级的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分解,落实现班组和个人,从每个操作者抓起,这样,有力地推动企业管理的改进和效益的提高。以上钢五厂工业公司为例,尽管这个厂高利产品不锈钢管滞销,使利润受到很大影响,他们在企业升级工作中制定了56项管理制度,堵塞了浪费漏洞,1990年仍实现利润386万元,比1989年增长8%。
1990年已经过去,我们又迎来了1991年。今年是“质量、品种、效益年”。我们决心狠抓质量和品种,争取产值和利润双超1990年。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很大,必须比1990年作出更大的努力。为了把今年的工作做好,实现“双超”的目标,我们决心在思想观念和实际工作中,实现4个转变:一是生产要从粗加工和传统产品转到深加工、提高质量和增加品种上来;二是要从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到抓内涵扩大再生产上来;三是要把销售从注重国内市场转到国外市场并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上来;四是经营上要从“朝南坐”、等客上门转到用户至上、积极为用户服务上来。我们决心进一步振奋精神,努力工作,争取在1991年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冶金系统集体经济的发展,上海经济的振兴,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