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社改革
也谈联社改革
松涛 越洲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都对联社的改革作了研究和探索,开始受
到各方面的关注。笔者刘联社如何改革谈些粗浅的看法。
目前的城镇集体工业企业是在五十年代合作化时组织手工业合作社起家的。随着各个手工业合作社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很自然地要求建立一个与生产力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组织,给予指导、协调、服务,联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民主管理原则,由各手工业合作社自愿参加面诞生的,客观地成为民间的经济联合组织,以后,从中央到地方,逐级相继建立了各级联社,加强对集体经济的指导,服务,还起着在党和政府同集体经济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积极维护集体经济的利益,发挥了联社在成员之间的互相合作、互相支援、共同发展的作用,不断推进集体经济的发展。30多年来,尽管各级联社经受了几起几落的曲折动荡,还是在经济活动不断起伏中壮大和巩固,这显示了联社的出现和存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上海市十个县(区)联社所属的集体企业,在1962年手工业生产企业有637户,从业人员2.37万人,工业总产值7740万元,企业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到1988年企业户数317户,从业人员87702人,工业总产值达到19.7294亿元,固定资产原值已达6,95亿元,企业规模有了扩大,还出现了一部份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比62年增加6.88倍。近十—年来,上交国家税收14.3亿元,对国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各地的城镇集体企业经济发展的速度,无不如此.联社所起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说,各级联社的职能更赋予新的内容和要求,在工作上更有所升华,发挥其新的作用,进一步推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但是,近几年来,联社的职能,作用、地位在削弱、在淡化、在消失。最近,我们上海市郊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对所属10个县<区)联社机构主要领导人员人事更迭、建社以来社务活动内容以及县联社对上级联社的希望等方面的情况采取函询和个别座谈等方式作了一次全面的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仅南汇、嘉定、川沙三县联社,每年尚能比较正常举行理(监)事会议,按社章有关规定讨论审议年度工作总结及打算,财务预决算情况,重大项目资金使用等等。其他7个县(17)联社,从总体上来看,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明显地反映了联社机构的‘虚化·,突出地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机构组织不健全。1985年10县(区)联社恢复活动时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正副职理(监)事领导共有49名,但到目前为止,仅有39名.个别县联社已由原来的四,五名领导只存下一名,没有及时朴选充实。有的县联社虽然对因工作需要或其它原因引起的人事变更作过调整,但调整方式非常简单,缺乏民主程序。其次是政社不分。联社的全部职能、事务完全由行政部门所包揽,联社职责、任务不明。按常规说,既有联社机构,就应该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并配备适当人员。对此,我们市郊联社早在二年前就一再强调要求各县(区)联社在目前情况下可以单独成立联社办公室,并配备专职主任,主持日常社务工作,但时至今日,却没有一个县(区)联社按照这一要求去做。跨进联社机构的大门,却见不到联社机构内设置的职能部门和办公牌子,岂非咄咄怪事?无怪于在人们头脑中的联社观念越来越淡化。再次是社务活动很不正常。由于政杜不分,联社性质从民办导向官办,成员单位长期接受自上而下的行政领导,心目中只有“局长”,不知“联社主任”。一些局领导虽然身兼联社要职,却很少了解联社的历史、性质、地位、作用。试想,在这种情况下,联社的社务活动能正常开展吗?据了解,本市10个县(区)联社, 自1985年恢复以来,共召开过各种形式的大小会议仅42次,每个县(区)年均不到一次。其中有的5年来仅举行过二次会议。
综上所述,足以表明,现行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方法,不仅与联社的性质,地位极不相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不能不为之而发人思索
从一粒沙看世界,从一滴水看大海。’本市各县(区)联社所反映出来的客观现状,显然也是各地极大多数联社的一个鲜明写照,是带有共性的弊病。
导致上述弊病的根本原因,无非是‘两块牌子,一套机构、合署办公”的混合建制所带来的缘故。那么,联社如何改革?我们认为实行政社分开是联社改革的核心,是联社改革的总方向,但是在现阶段,立即做到政社分开,一步到位是难易办到的。理由是:(一)长期来政社合一,各级领导身兼两职,又是局长,又是主任、有行政的权和联社的钱,集政社大权于一身,一旦政社分开,来一个‘权力再分配’,在行政职能尚未转变为宏观管理的情况下是难以办到的。(二)长期来以政代社,人们对联社的概念逐渐淡化。联社要独立活动,必然先要让人们了解和认识联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增强联社观念,这需要有一个过程。(三)多数领导热于局长的宝座,冷于主任的头衔,习惯于行政指挥,忽视按社章规定办事。要改变这一习惯也需要有一个认识过程。(四)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的体制改革方案至今尚未明确,地方政府的机构体制改革方案尚未出台,一个地区性的联社要独立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麻烦,除非国务院有“政社分开”的有关规定,与政府机构改革同步进行,才能做到一步到位。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指出,“改革不能急于求成’。我们认为政社分开是联社改革的必然趋势,势在必行。但要从各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稳步进行,分步到位。根据上海十个县(区)联社的现状,我们意见目前要两手抓、抓两面。就是说,一手抓市级联社的改革,一手抓县(区)联社的改革。这是因为县(区)联社是连结市级联社及其成员单位的枢纽,其日常社务工作,直接与企业发生关系,从另一层关系上说,县(区)联社也是市级联社赖依生存的基础。如果县(区)联社的机构形成‘虚化”,工作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那么市级联社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必要,谈不上什么对下级的指导。即使有之,也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式的。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两面抓是指:一面抓政社分开总方向的舆论工作,另一面要抓分步到位,逐步过渡,不断健全建制工作。为了加深人们对政社分开总趋势的认识,必须运用一切宣传阵地,宣传联社的历史演变及其性质,地位和作用,宣传政社合一管理体制的弊病。更重要的是,要举办各种形式的高层次的各种研讨会,大造舆论,扩大影响,使社会上更多的人们了解联社、支持联社,为今后政社分开奠定良好的舆论基础。
同时,要在目前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下,先建立一个联社的小班子,凡是可以分离的职能,先划由联社的职能部门承担,逐步自主地开展社务活动和业务活动。我们上海市郊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先后建立了联社办公室、资财管理部、调研咨询部。凡是总杜下达的各项任务、市联社的各项社务活动、对县联社社务活动的指示等均已从市农机工业局办公室划归联社办公室办理,凡是联社直接投资的企事业单位的资财管理工作,将从市农机局财务处划归联社资财管理部承担。联社调研部目前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开腿对各县<区)城镇集体工业企业的调研活动,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今后随着改革的深入,行政部门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将行政部门中属于联社的职能逐步转到联社有关职能部门承担,联社的职能部门也就随之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适应,逐步健全,为今后政社分开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