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薄一波同志在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发行时间:1990-04-20
网站编辑:薄一波
来源:研究所

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第三届

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报告

薄一波同志在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九0年三月五日

    1983年,1986年总社召开过两次重要会议,我都参加了。这次,季龙同志希望我能来跟同志们见见面,讲几句话,我很高兴。

    今年是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关键的一年。通过这次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振奋精神,推动轻工集体企业的整顿、改革,使之能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我预祝大会成功。

    我谈几点想法:  

    第一点,还是重复我以前讲过的观点,要正确认识轻工集体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本来是很明确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常常出现忽‘左’忽右的偏向。从建国到1955年上半年,从供销入手,到组织生产合作,搞得是好的。这年底提出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步伐后,工作上的毛病就比较多了,主要是合并过多,后来又搞‘升级过渡”一平二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改革,开放,搞活,轻工集体经济很活跃,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完成产值、实现利税、出口创汇,固定资产增值等方面,都大大超过前二十九年的总和,经济实力有明显增强。但是,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听说从1986年会议结束后不久,党的个别领导人一度提出要撤销总社、联社机构,取消合作基金,说联社使命已经完成,没有存在的必要。这在客观上使做集体经济工作的同志思想上产生了疑虑。

    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之一。发展城镇集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远的重要政策,不是权宜之计。我们党从延安时期开始就重视手工业,重视互助合作,有几十年搞集体经济的历史。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早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单有国营经济而没有合作经济,我们就不能领导劳动人民的个体经济逐步地走向集体化,就不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就不能巩固无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权。’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到刘少奇同志和朱老总,他们是非常关心手工业生产的。经常亲自听汇报,搞调查,发现问题就找我们去研究解决b办手工业合作社,是少奇同志的一贯思想。建国初期,我任第一届总社主任前后,他就让我主持制定了合作社法(草案)。他还写过许多文章,作过报告,论述办合作社的意义和作用。第三,第四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和代表会议及总社第一次代表大会,朱老总都作了重要报告,反复阐明手工业合作经济的重要性。

    令天的城镇集体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到1988年,城镇集体工业企业已有15万多个,占整个城镇工业企业数的60%,职工1850万人,占全国职工人数的30.4%,产值258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9.4%。轻工集体经济是城镇集体经济的骨干,从1979至1988年十年中,轻工集体企业上缴国家税金371.3亿多元,以集体企业为主的12个行业为国家创汇375.07亿多美元,占轻工部系统出口创汇的69.16%,占全国外贸出口创汇总额的14.48%。这就说明,集体企业的发展,对发展社会生产力,保证市场供给、活跃城乡经济、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扩大出口创汇,增加财力和国力、安排劳动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轻工集体经济只要正确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开放,是大有可为的。

    城镇集体经济需要长期存在和发展,是由我国的国情和客观条件所决定的,是与目前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因为国家现在还比较穷,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办全民所有制的大企业,而办城镇集体企业便于自筹资金,自我积累,只需给予一定的扶持,就可收到投资少、见效快、获益大、容纳劳动力多的成效。上面列举的数字就是有力的说明。前不久,在乡镇企业会上,我强调过,发展乡镇企业具有重大意义。应该说,发展城镇集体企业也具有同样重大的意义,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必需的。

    第二点,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机构的稳定。

    记得我曾问过季龙同志,搞轻工集体企业有什么经验?他说:一条是保持政策稳定,一条是保持机构稳定。这两条重要经验讲得好。当然,稳定,不是说不能有变化,还要发展。在改革中,根据实际的需要,对从前的政策进行适当修改、补充,对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都是完全必要的。对城镇集体经济大的方面的政策,比如政治上一视同仁,经济上平等对待,政策上积极扶持,则不应该改变,更不应该有歧视,打击,平调、吞并集体经济的行为。    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和各级联社,是集体经济的联合组织,对促进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领导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做出过贡献,今后还应充分发挥作用。前几年,有的省把联社撤销了。但随后不久又恢复起来。实践证明,保持总社、联社机构的大体稳定对发展轻工集体经济有利。联社要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机构改革和调整,为所属单位提供有效服务。联社是个服务机构,要服务得好.

    第三点,加强领导,推动技术进步。

    当前,国家有困难,一些轻工集体企业也有困难。记得在三年困难时期,由于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央制定的政策,就迅速恢复了生产,为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好转,发挥丁很好的作用。这一点,除了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积极扶持外,我想强调一点,就是不要单纯地追求产值和速度,要把技术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摆到重要的地位,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放在吸收和创新的基础上,艰苦备斗,自力更生,依靠技术进步,下决心改变经济效益低,产品质量差,没有竞争能力的落后状况,使轻工集体企业再上一个台阶。只要这条战线的干部,职工坚持按党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办事,大家同心协力,信心百倍,迎难而上,就一定能闯过难关,再展宏图。

    在这条战线工作的同志要安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记得1956年3月毛主席听取手工业情况汇报时说过这么一段话:“手工业的各行各业都是做好事的。·‘有些地方党委忙,手工业排不上队,这不好。为什么有些干部不大愿意做手工业的工作?我倒很想搞这样的事,很重要嘛I’毛主席说的这番话,看起来今天还是有意义的。希望大家共勉.

薄一波同志在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发行时间:1990-04-20
网站编辑:薄一波
  
来源:研究所

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第三届

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报告

薄一波同志在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九0年三月五日

    1983年,1986年总社召开过两次重要会议,我都参加了。这次,季龙同志希望我能来跟同志们见见面,讲几句话,我很高兴。

    今年是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关键的一年。通过这次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振奋精神,推动轻工集体企业的整顿、改革,使之能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我预祝大会成功。

    我谈几点想法:  

    第一点,还是重复我以前讲过的观点,要正确认识轻工集体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本来是很明确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常常出现忽‘左’忽右的偏向。从建国到1955年上半年,从供销入手,到组织生产合作,搞得是好的。这年底提出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步伐后,工作上的毛病就比较多了,主要是合并过多,后来又搞‘升级过渡”一平二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改革,开放,搞活,轻工集体经济很活跃,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完成产值、实现利税、出口创汇,固定资产增值等方面,都大大超过前二十九年的总和,经济实力有明显增强。但是,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听说从1986年会议结束后不久,党的个别领导人一度提出要撤销总社、联社机构,取消合作基金,说联社使命已经完成,没有存在的必要。这在客观上使做集体经济工作的同志思想上产生了疑虑。

    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之一。发展城镇集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远的重要政策,不是权宜之计。我们党从延安时期开始就重视手工业,重视互助合作,有几十年搞集体经济的历史。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早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单有国营经济而没有合作经济,我们就不能领导劳动人民的个体经济逐步地走向集体化,就不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就不能巩固无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权。’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到刘少奇同志和朱老总,他们是非常关心手工业生产的。经常亲自听汇报,搞调查,发现问题就找我们去研究解决b办手工业合作社,是少奇同志的一贯思想。建国初期,我任第一届总社主任前后,他就让我主持制定了合作社法(草案)。他还写过许多文章,作过报告,论述办合作社的意义和作用。第三,第四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和代表会议及总社第一次代表大会,朱老总都作了重要报告,反复阐明手工业合作经济的重要性。

    令天的城镇集体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到1988年,城镇集体工业企业已有15万多个,占整个城镇工业企业数的60%,职工1850万人,占全国职工人数的30.4%,产值258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9.4%。轻工集体经济是城镇集体经济的骨干,从1979至1988年十年中,轻工集体企业上缴国家税金371.3亿多元,以集体企业为主的12个行业为国家创汇375.07亿多美元,占轻工部系统出口创汇的69.16%,占全国外贸出口创汇总额的14.48%。这就说明,集体企业的发展,对发展社会生产力,保证市场供给、活跃城乡经济、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扩大出口创汇,增加财力和国力、安排劳动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轻工集体经济只要正确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开放,是大有可为的。

    城镇集体经济需要长期存在和发展,是由我国的国情和客观条件所决定的,是与目前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因为国家现在还比较穷,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办全民所有制的大企业,而办城镇集体企业便于自筹资金,自我积累,只需给予一定的扶持,就可收到投资少、见效快、获益大、容纳劳动力多的成效。上面列举的数字就是有力的说明。前不久,在乡镇企业会上,我强调过,发展乡镇企业具有重大意义。应该说,发展城镇集体企业也具有同样重大的意义,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必需的。

    第二点,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机构的稳定。

    记得我曾问过季龙同志,搞轻工集体企业有什么经验?他说:一条是保持政策稳定,一条是保持机构稳定。这两条重要经验讲得好。当然,稳定,不是说不能有变化,还要发展。在改革中,根据实际的需要,对从前的政策进行适当修改、补充,对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都是完全必要的。对城镇集体经济大的方面的政策,比如政治上一视同仁,经济上平等对待,政策上积极扶持,则不应该改变,更不应该有歧视,打击,平调、吞并集体经济的行为。    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和各级联社,是集体经济的联合组织,对促进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领导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做出过贡献,今后还应充分发挥作用。前几年,有的省把联社撤销了。但随后不久又恢复起来。实践证明,保持总社、联社机构的大体稳定对发展轻工集体经济有利。联社要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机构改革和调整,为所属单位提供有效服务。联社是个服务机构,要服务得好.

    第三点,加强领导,推动技术进步。

    当前,国家有困难,一些轻工集体企业也有困难。记得在三年困难时期,由于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央制定的政策,就迅速恢复了生产,为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好转,发挥丁很好的作用。这一点,除了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积极扶持外,我想强调一点,就是不要单纯地追求产值和速度,要把技术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摆到重要的地位,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放在吸收和创新的基础上,艰苦备斗,自力更生,依靠技术进步,下决心改变经济效益低,产品质量差,没有竞争能力的落后状况,使轻工集体企业再上一个台阶。只要这条战线的干部,职工坚持按党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办事,大家同心协力,信心百倍,迎难而上,就一定能闯过难关,再展宏图。

    在这条战线工作的同志要安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记得1956年3月毛主席听取手工业情况汇报时说过这么一段话:“手工业的各行各业都是做好事的。·‘有些地方党委忙,手工业排不上队,这不好。为什么有些干部不大愿意做手工业的工作?我倒很想搞这样的事,很重要嘛I’毛主席说的这番话,看起来今天还是有意义的。希望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