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9年郊县工业生产总结和1990年工作意见
(一)
1989年上海郊县工业战线广大干部和职工,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清形势,努力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克服重重困难,工业生产取得适度增长,为全市工业的稳步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据统计,1989年全局系统工业总产值完成255.?4亿元,比上午增艮19.2%, 净增产值41.18亿元,为年计划的104.4跖。其中县属集体工业完成产值19.76亿元,比上年增长O.2%,乡镇集体工业完成产值2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县属集体工业计实现利润11849万元,比上年下降36%,乡镇集体:工业预计实现利润24.7亿元,比上年下降4.2%。
1989年,郊县工业实现‘三个战略转移”目标有了明显的进展,治理整顿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去年共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20多个,分三批清出停建项目34个,压缩投资5580万元。
二,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增产适销对路产品。各县制订了各自的产品结构调整规划,并且实行倾斜政策,108种产品得到优先发展,同时也限止发展和淘汰了一些产品。对一批耗能高、耗材多,污染重、管理差、效益低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据不完全统计,去年郊县工业系统已有627家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使有限的资金、能源和原材料投放到优先发展的产品上去,从而使郊县工业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向合理的方向又迈出了新的步伐。扩大外贸出口是郊县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去年全牛出口交货位已达到53.87亿元,比上年增长+3.3%。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继续得到发展,目前已批准的有165家,其中59家已投入生产。
三,撮抓‘双增双节’,缓解了经济效益的严重滑坡。各县局,各单位为了保证社会的有效供给,把“双增双节’的重心放枉增产适销产品,节约能耗和物耗、降低各项费用开支上来。特别是在去年下半年经济效益发生严重滑坡的情况下,许多企业采取了切实措施,使经济效益的严重滑坡得到了缓解。
四、抓好内涵发展生产,练好企业内功,取得明显的进展。一是科技进步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去年的40项科研项自计划,列入市经委的59项新产品开发计划以及27项引进消化计划全部完成,并分别有19项、34项和17项通过了鉴定,列入市局开发计划的138项新产品, 也已完成了样机130项。二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有了新的突破。继前两年批准的6家国家二级企业、3(;家市级先进企业后,去年又有百余家企业上等级,其中有I十家企业评为国家二级企业,56家企业通过市级先进企业评审,还有33家企业评为市局级先进企业。三是人才培训取得了可喜成果。在各类干部教育方面,去年通过各种考试,已有2946名厂长(经理)获部颁的岗位合格证书,比上年增长93%,有7490名经济管理干部获部颁岗位合格证书,比上年增长168%,有1.2万名班组长取得岗位合格证书,比上年增长20%,有16676名获市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单科合格证书。去年还培养了各类大、中专人材1305名,比上年增长55%,有1800余人巷加丁中专教育的岗位培训、专业合格证书和毕业证书的三结合培训。在技术工人培训方面,已分别有21818人和1635人获得初级工和中级工合格证书,都比上年有较大的增长。
郊县工业去年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绩,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不断统一发展郊县工业的指导思想。在去年年初召开的县局长会议上,市局根据中央制定的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乡一体化、两个立足点、农副工三业协调发展、四个基地建设”的方针,提出了发展郊县工业就是要全面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逐步消除“经济过热’的影响,坚定不移地实现三个战略转移,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以效益求生存,以内涵求发展,引导郊县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第二,振奋精神,共渡难关。去年以来,郊县工业生产遇到了严竣的挑战和考验,但由于郊县工业系统各级干部职工振奋精神,知难而进,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使郊县工业仍然取得持续,稳定的增长。一季度克服了资金、能源和原材料困难,全年生产任务开了一个好头。春夏之交遇到了社会动乱和北京发生的反革命暴乱,企业和职工克服了不少难以想象的困难,使生产仍达到较高的月产量水平,为稳定大局作出了贡献。三季度面对市场疲软,产品积压,不少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等困难,广大干部和职工不等不靠,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千方百计扩大销售,搞好售后服务,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损失。四季度开始,郊县工业出现丁历史上第一次负增长,为了制止滑坡,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树立信心,发扬拼搏精神,使这一季度生产避免了滑坡,为全年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作出了贡献。
第三,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为企业排忧解难。市、县局两级机关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分析困难,研究对策,为基层排忧解难。对企业面临资金严重紧缺的矛盾,市局和县局想方设法,向企业投放资金3300多万元,解决了一些企业的燃眉之急。
(二)
1990年发展郊县工业的指导思想是,贯彻一个方针,开拓二个市场,抓好三个重点,实现[四个转移。即;认真贯彻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狠抓产品结构调控、科技进步和企业管理三个重点,努力实现四个战略转移(生产发展由外延为主向以内涵为主的方向转移,工作重点由注重产量,产值增长为主向提高产品质量节材u%的{i‘划,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和物耗要在去年实绩的基础上下降4%。
2.加强资金管理,缓解资金供需矛盾。在继续抓好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同时,重点放在内部挖潜上来,针对流动资金占用多、周转慢、效益差的状况,严格资金管理的各项制度。其措施是,(1)搞好清仓利库,做到合理储备,减少资金占用,(2)大力促销,努力回笼资金,(3)搞好应收销货款的催收工作,(4)推行“厂内银行”和厂部,车间两级核算的管理办法,实行资金使用的经济责任制。
3.要树立过几年紧日子的思想,减少一切非生产性开支。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勤俭办]:厂、勤俭办一切事业,抓好廉政建设,严格控制厂K基金的使用范围和金额,严禁铺张浪费,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节约各项开支。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完善内部分配制睫,正确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四,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切实增强企业后劲。今年科技进步工作要围绕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鼠为土线,狠抓基础技术,健全科技网络,促使郊县工业产品—匕质量,上品种、 上档次、上水平,提高产品竞争能力,提高产品出口创汇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今年列入巾经委新产品开发计划70项,新产品批产计划50项,列入市局新产品,F发计划80项。新产品开发和新产品批量投产,新增产值+亿元。20项科研项目,30项引进消化项目、15项新技术推广项目,要力争早日完成。
今年的产品质量管理要两手抓:一手抓重点企业的重点产品,进行综合治理,一手抓产品形成行业的非重点企业,加强质量监督。重点产品的质量稳定提高率要巩固在S5%以上,争取有所突破,质量监督抽查的产品合格率要比去年有进一步的提高。
五、加快人才培训步伐,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今年的人才培训工作,要适应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需要,适应工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应技术进步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计划培训厂长(经理)3500余名,经济管理干部7400余名。在技术工人培训方面,计划培训初级2122 13万名,中级工培训[80130余名,高级工培训440余名。为进一步加强郊县工业职工教育的领导,市局将成立职工教育委员会。
六,深化企业改革,完善经营机制。结合郊县工业的实际,改革的重点放在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改革措施,特别要进一步完善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中心的“四制”配套改革,使改革真正为郊县工业的治理整顿服务。
1.继续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一要引进竞争机制,优选经营者,凡有条件的企业,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通过评议考核,优选经营者,也可按照集体企业的特点,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由职代会民主选举厂长的形式优选经营者,还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上级考察了解,职工民主评议、推荐、民意测验和投信任票等形式,优选经营者,二要引进风险机制,实行全员抵押承包或合伙抵押承包,使经营者和职工都能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真正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共但”的原则,克服包盈不包亏的问题,三要科学、合理地硐)定承包基数,四要强化自我约束机制,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五要搞好企业内郎的配套改革。
2.继续完善厂长负责制,处理好“中心’和“核心”的关系。一是要按照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保证厂氏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指挥权和决策权,同时发挥企业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核心作用,处理好行政指挥中心和政治核心的关系,加强厂长、书记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办好企业,二是要切实保障职工民主管理企业的权利,发挥职工当家作土的主人翁n:刖。
3.强化企业的I:I主权,逐步实行政企分开。乡镇企业特别要杜扩权放权上多下功夫,逐步改变乡镇企业作为乡、镇政府附属体的现状,不断理顺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把企业真正推向市场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轨道。
4.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不断端正经营思想。乡镇企业尤其是村办企业特别要处理好这个问题,要切实扭转那种名为集体,实为个人的错误倾向。
5.积极稳妥地组建企业集团。各县局都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产品结构调整的规划,组建企业集团,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借水行舟,借梯上楼,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在组建企业集团的同时,各县局还要做好企业兼并工作,以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
七,以企业升级为中心,抓好企业的各项基础管理。治理整顿为企业提供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素质的良机。郊县工业企业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遇,在1990年中,积极开展郊县工业的‘管理年”活动。
1.升级工作要“一稳、二有,三严’,即对已升级的企业要稳定成绩,巩固提高,不断前进,企业升级要有台阶、有限额,不搞跳跃式,标准从严掌握,管理从严要求,数量从严控制。
2.基础管理抓三个层次的企业。一是未列入升级规划的企业,抓好企业最基础的各项管珂工作,二是列入升级规划的企业,按照列‘级的具体要求,搞好企业各项综合管理工作,三是已升级的企业,要抓好企业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积极推进企业管理的整体优化,提高管
理的整体功能。
3.进一步迈出管理现代化的步伐。重点推广价值工程、企业经营战略和市场凋杳预测等现代化管理方法,有条例:的企业,要推广应用微机辅助竹理。
八、切实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到抓好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上来。切实加强和改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把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广泛开展“三基本”(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政策)、‘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企业)的教育活动,树立和发扬一心为公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克服困难的拼搏精神,一尘不染的廉洁精神。以这四种精神激发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九、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宏观指导。
1。转变机关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密切配合市,县两级政府及有关综合部门,逐步理顺郊县工业的条块关系,搞好郊县工业生产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监督、协调,服务工作。
2。转变领导作风,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为企业排忧解难,解决好科研,生产,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改进工作方法,抓好骨干企业。抓好那些产值、利润大户,国家和市级先进企业,产品复盖率高的企业,生产名,特,优,新产品的企业以及形成规模经济的企业,制订必要的倾斜政策,发挥这些企业的作用。同时,还要组织行业排头兵,开展经常性的活动,推广这些企业的先进经验,提高它们的知名度。
4.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理顺内部关系。机关各部门都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围绕产品结构调整工作,唱好一台戏。
上海市农业机械工业局办公室
上海市郊县械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