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社的性质和联社存在的必然性
薛 至 石向欣
一、联社的性质和特点
在我国集体工业经济中,存在着两种形式(或者说两种层次)的互助合作关系。一种是企业内部劳动者个体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另一种是作为劳动者群体的企业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第一种形式的互助合作是劳动者间相互合作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形式,而第二种形式的互助合作则是第一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不断发展的深化和提高。基层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同联社作为各成员企业的联合经济组织同时存在,相辅相成,形成手工业合作组织以及后来的轻工集体企业和某些城区街道工业的鲜明特色。
只有从联社是劳动者群体之间的互助合作这一基本特征出发,进行分析和阐述,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联社的性质。我国手工业联社内部的集体企业间采取的是一种在经济领域内的、立体的,全方位合作。合作范围之广、合作方式之多、合作关系之紧密是其他社团或经济联合体所无法比拟的。既有生产合作、资金合作、经营合作,又有技术合作、信息合作,社会福利合作,等等。这些既是联社合作的内容,也是联社合作的方式。根据联社互助合作的内容和方式,我们不准得出这样的结论,联社是一种经济组织。但是,如果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还会发现,联社还具有许多与其他经济组织相区别的本质特点:
首先,作为一种经济组织,联社体现着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即集体企业之间平等的互助合作关系。集体企业在尊重各自的自主权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搔长避短,扶圃济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充分体现,也是集体企业内部劳动者个体间互助合作的延伸和发展。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联社的存在和发展是公有制的一种有效实现途径。它所倡导的互助合作精神代表着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
其次,资金合作是联社范围内集体企业间互助合作的主要内容。这一特征是由资金合作
的本质决定的。资金的纽带作用将集体企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并形式了联社所有这一集体所
有制的新型组织形式。这种所有制从根本上说,是一种集团所有制,是集体所有制的发展和延伸.联社的财产属于联社范围内集体企业所共同所有.
第三,联社具有多行业的特性。这是由联社的群众性决定的。
第四,联社具有多功能的特性,这是与联社合作的广泛性密切相关的。联社范围集体企业间的合作是一种立体的、全方位的互助合作,它渗透到一切互助合作领域,‘因而使联社具有多功能的特性。
1.生产协作功能。联社通过引导企业间开展生产协作,使企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规模效益的增长,有利于克服企业·小、弱、贫’的特点.
2.产前产后服务的功能,联社通过举办供销公司等形式,协助集体企业购买原材料,推销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市场信息和咨询服务,有力地支持了生产的发展。
3,资金融通的功能。联社利用自有资金和信誉为集体企业筹集、拆借资金,扶持贫困集体企业和新兴行业集体企业的发展。
4.合作办教育的功能。合作办教育有利于解决集体企业人才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做到适应集体企业的需要、学以致用。
5.举办集体福利的功能。联社通过开展住宅合作、休养,退休保险基金统筹等合作方式,可以减轻集体企业的负担,使集体企业职工获得全面发展,做到老有所养。
第五,联社具有多层次的特性。全国有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省、市、地、县都有相应的组织,初步形成网络状的组织结构。这种格局为从整体上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经济的群体优势和生存竞争能力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第六、联社具有保障多种互助合作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和形式。联社都制定了各成员单位共同讨论通过的章程准则,建立了成员单位代衷大会制度以及民主选举产生的理事会。这就保证了成员单位对联社的民主监督权利,有利于联社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联社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
第一,联社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现实意义
1.联社的产生和发展,是集体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国集体工业企业具有·多,弱,小、散’的特点。多,是集体企业数量多、点多面广,行业多,产品品种多,集体企业的触角遭及城乡人民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弱,是指集体企业大多经济基础薄弱,产品本小利微,因此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弱。小,是指集体企业规模一般比较小,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一般较少。散,是指集体企业地区分布比较分散,经济力量相对也
比较分散。
由于以上四大特点,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集体企业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种要求互助合作,共同克服田难的强烈愿望,而合作联社在这方面恰恰为其提供了一种适宜的组织形式。因此,可以说集体企业本身四大特点是联社赖以生存的深刻的经济基础。
‘船小好掉头’,这是人们对集体企业小而灵活特点的赞浯,而“船大好冲浪’则是集体企业为了形成集团优势,以便在市场竞争中保存和发展自己的迫切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集体企业要求把以上两个方面的优点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应新的形势提出的要求.
2.联社的存在和发展是国家对集体企业施行有效的宏观管理的需要。国家利用集体工业联合经济组织的力量,发挥联社作为国家同集体企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的作用,有利于加强对集体企业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国家可以利用联社与集体企业的天然联系和情况熟悉的特点,依靠联社作为参谋和助手,使政府对集体经济的宏观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减少甚至避免失误。
从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看,今后政府对企业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提高政府对宏观经济活动的调节控制能力。在这种情况和要求下,发挥联社这一类经济组织的积极作用,更有其迫切的重要意义。
以上分析充分说明,集体企业和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对联社存在着双重依赖性,都要求联社这种集体工业联合经济组织性质的中间组织充分发挥作用。一方面为企业排忧解堆,另一方面为政府管理集体经济出谋划策甚至代行部分管理职能。这实际上说明了联社存在的客观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第二,:联社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联社与政府机构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或团体相比,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1.联社具有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联社所具有的双重职能,即经济职能和管理职能决定的。从经济职能分析,联社首先是作为联合经济组织存在的,首要职能是经济职能,联社是一个经济实体,具有法人资格,拥有自己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可以利用联社资财兴办企业,开展资金融通,物资购销串换,生产协作等等。而政府作为社会的宏观管理者仅具有管理职能,不具有经济职能。政府对集体企业的管理要受到服务范围和服务手段的限制,这是联社与政府的职能上的本质区别,从而也是联社得以借此为集体企业提供广泛服务的优势所在,是政府部门所代替不了的。其次,从管理职能分析,国家对集体企业的管理具有原则性,一般性、单向性、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点,,而联社对集体企业的管理是一种群众经济组织内部的管理,同政府的行政管理不同,它具有针对性、具体性、双向性,自愿性和有偿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联社在管理集体企业方面能够将经济职能和管理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寓管理职能于服务职能之中,管理上专而精,有利而且有效,从而具有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更适合集体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2.联社具有其他经济组织或社会团体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联社按所有制吸收集体企业和为之提供服务的全面性决定的。首先,其他经济组织或社会团体有些是按行业设置的,有些是按产品开发需要设置的,还有些是出于政治和社会目的设置的。它们都不能充分体现和反映集体企业在所有制上的特点,因而不能使由集体所有制而派生出的共性问题得到及时和充分的解决。而联社从一开始,就以集体所有制为纽带,其出发点和宗旨都是为了解决集体企业带有特殊性的问题。这是其他经济组织或社会团体所无法取代的。其次,其他经济组织或社会团体一般都是为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面设置的,固面提供舶撮务手段具有单一性和片面性的特点。而联社对集体企业具有天然‘婆家·的特点户企盘无论鼍孺骨么圈难都可以求助于联社,而联社也有义务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帮助集体企业解决面临的各式各样的问题,甚至集体企业发生天灾人祸,职工生老病死,评职称,提干部都要找联社,这是其他经济组织或社会团体所无法比拟和代替的。
我国联社近40年来伴随集体经济几起几落,历经磨难,而至今仍在发展这一事实本身也充分证明了联社存在的必然性,证明了联社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
历史也证明了联社的存在和发展与集体经济的兴衰密切相关。近40年来,凡是联社兴旺发展的时候,集体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快,反之,则发生停滞甚至倒退。
— 应该着重指出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联社积累了一大批资财,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干部,建立了相当广泛的组织网络,积累了丰富的发展集体工业的经验,扶持和帮助了一大批集体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兴办了一些国计民生的迫切需要的生产企业和供销企业,推动了传统日用消费品工业的发展以及一批以家用电器,塑料工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的崛起。这些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刘·待这样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有‘定组织基础和经济基础的组织,是加强领导,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发挥其在发展我国集体工业中的积极作用呢?还是视而不见,采取排斥、削弱、甚至打击、否定的态度.使其陷于萎缩、瓦解呢?对于任何一个稍有头脑的人来说,应该作出哪一种选择,显然是不难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