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交流·
从“借鸡下蛋”到“养鸡下蛋”
上海真空泵二厂
“借鸡生蛋”
真空泵二厂是1982年西德一家公司与上海签订合资意向书后的新建企业,从一些单位抽调了30多人。当时,西德公司带来一台真空泵样机和一套图纸。由于体制问题,合资企业没办成,就由西德公司提供元件,真空泵二厂装配后返销西德。
1984年西德公司料定真空泵二厂无能力生产产品,在台湾和南朝鲜找了新的加工厂家,撤消了真空泵二厂的加工点。这个厂顿时生产瘫痪。厂领导,经过冷静分析,认为国内对单极旋片式真空泵的硬件足能生产的,主要是橡胶件和旋片的质量要求高,过不了关。于是该厂决定,用一个季度时间全力攻关,他们在江苏省一个社办厂的支持下,试制并生产出优质的橡胶件,又在上海重型机械厂的帮助下,攻下了旋片这遭难关。1984年5月,他们带着产品到北京参加了全国新产品成果展览会,赢得了国内的一些客户。该年下半年,厂领导和销售人员背着真空泵、油和工具,跑到广州,汕头和厦门等地招揽客户。还在本市送货上门,供一些使用单位免费试用,并恳请总结使用结果。人民仪表厂试用后,认为具有噪音小、重量轻,运行轻、车速快(提高30%),体积小、按装方便、没有排污、维修方便等八大优点,是一种填补国内空白的新颖产品。
·养鸡下量’ ·
1985年起,该厂迅速打开了国内市场,并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积极进行技术改造,试制新产品。为了探寻国际市场,他们向澳大利亚等国出口了一些真空泵。西德这家公司在澳大利亚的销售人员发现后,恐怕抢了他们的地盘,急忙向公司汇报。公司老板急飞上海,他们摸了真空泵二厂的生产能力后,向厂里订了1000套(台)旋片式真空泵零件回西德组装,并要求真空泵二厂的产品由该公司包销。以后每年向该厂购买的产品数量越来越多。
真空泵二厂的技术人员为了巩固国外市场,开发国内市场, 自己设计图纸,又一连搞出了四个新产品,形成了一个单极旋片式真空泵的产品系列。尽管以后各地有些厂家仿制,但真空泵二厂的产品始终以质优和经济批量立于不败之地。
真空泵二厂从‘借鸡下蛋’到“养鸡下蛋”的过程说明;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一定耍吸收消化,并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创新。
‘多下出口蛋’的秘密:
目前该厂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已达到国家一级企业的标准。西德公司对该厂产品各个零部件进行过严格的检验测试,认为达到或超过该公司的水准。
该厂从1984年到1989年,职工由36人增到94人,产值由50万元增到300万元(预计),利润由19万元增到90万元(预计)。为什么产值、利润的增长高于职工人数的增长呢?他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分配手段。
一是在约占三分之二的一线工人中采用计件工资制。为使各个工种的计件值都较合理,他们除事先严格考核订出标准外,还将计件工资方案交职代会讨论通过。这样,工人学技术和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涌现了许多多面能手和生产快手,自己工作干完了就顶其他岗位,不愿等工。现在——线工人中每月都有人须交纳个人所得税,但电有一些职工连基本工资也拿不到,较好地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二是二、三线干部和职工的奖金按一线职工的75%x0.7—1.3的岗位系数。每月由一线工人和有关人员组成的考评委员会对管理人员打分,对造成一线工作等工的管理人员进行扣分。二、三线干部、职工的奖金,一般低于一线工人。
三是计件工资每两年调整一次。若提高产量30%,分值也相应提高30%。这样,大多数生产工人实际收入没有影响,而工厂的总产量就能提高30%。(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