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关于1989、1990年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实施要点(摘要)
发行时间:1989-06-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关于1989、1990年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实施要点(摘要)

(一)今明两年产品结构调整的总体设想

一、今明两年产品优先发展顺序和目标

    1.重点发展市场适销、紧俏的人民生活必需用品、支农产品、回笼货币高的耐用消费晶.以增加轻工市场的有效供给,丰富稳定市场、保证农业丰收,积累建设资金、改善社会总供给跟不上社会总需求的不平衡状况。

    2.重点发展投入少而产出多,能引导消费,提高产品档次增加附加值的产品。通俗地讲,就是要重点发展能做大文章的小产品。

    3.重点发展具有国产化配套能力,若干年内国内重要的新一代耐用消费类拳头产品,以重新确立上海二轻新兴行业优势,实现行业跳跃前进,形成新的支柱产品,实现集团开发,技术领先,系列配套的经济批量和规模效益。

    4.重点发展国际市场需求大,出口潜力大,创汇高的劳动、技术,特殊技艺密集型产品。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基础上,开辟和拓展苏联、东欧和北美市场,提高上海二轻产品的知名度,扩大出口创汇。

    综上所述,今明两年优先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以1988年工业总产值为基数,  1989年比1988年增长32.7%。

    1990年比1988年增长88%。

    二、今明两年产品淘汰、调整、企业    关停并转的顺序和目标

    在优先发展二十只重点产品同时,根据内涵发展生产的要求和部、市规定的产品调整,淘汰产品的原则,以及关停并转企业的安排原则,体现有上有下,有保有压,扶优限劣,优胜劣汰,结合我局实际情况,提出我局淘汰产品的序列和关停并转的企业目录,以膊出现有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支持重点优先发展产品的生产。

    1.各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明文规定限制淘汰的产品。

    2.耗料、耗能高、污染严重、市场不适销对路产品。

    3.市场需求趋于减少,生产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很差的产品。

    4.已被引进技术或自行开发的新产品所替代,应予淘汰的老产品。

    需淘汰的产品共有十五只,1989年产值压缩23.1%,占全局商品产值的1.6%。1990年产值压缩50.8%,占全局商品产值的0.8%。

    鉴于二轻产品极大部份属寻:市场日用消费品,故确定产品淘汰与否,尤其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应取决于市场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同时要考虑到二轻的实际,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企业素质、财力,技术、物质条件等状况。为此,我们在具体实施中,将区别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可采取停产下马的方式,有的采取下放扩散,联合等转移生产的方式,以达到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目的。

    今明两年初步列出关停并转的企业约二十五户,其中关停4户,并厂9户,转产12户.25户企业现有职工约8000人,约占总数的3.6%,现有固定资产原值约3402.5万元,约占总数的2.1%。

    (二)今明两年规划的实施步骤

    一、规划细化,上下结合,长短结合,明确今年工作目标。

    1.动员所属行业、企业按照局提出的服从宏观经济大局,以内涵调整求得发展,以升级升档跳跃前进的要求,编制单项规划。

    2.由局有关处室对单项规划进行分析论证,从而保证我局提出的四年调整发展规划有一个扎实的起点。

    3.围绕局产品结构调整规划。

    二、制订系统内政策,扶优限劣,有保有压,提高间接调控和规划导向的有效性.我们从本系统实际出发,突出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拟订出扶优限劣的具体办法,着力创造适宜于二轻发展的“小气候”。

    1.对局系统现有资源进行合理调整.优化配置,扶植重点产品发展,使有限的资源流向逐步趋于合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具体有:    —

    一是在计划原料分配上改变以往水平分配,搞“普惠制”的状况,而实行择优扶持,重点优先安排的倾斜办法。   

    二是能源调度上实行扶持重点的办法。    

    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集腋成裘”,用于产品结构调整。  

    2.采取限劣措施,综合治理,力争落实市府提出的今年节约原料,能源8%的奋斗目标。

    一是对限制、淘汰产品和关停并转企业,采取‘斧底抽薪’。

    二是对限制淘汰产品涉及的企业以及非重点产品企业,列入拉电企业顺序的前列,断其能源.

    三是加强综合治理,降低消耗,减少浪费。

    四是排出一批钢材,能源消耗高,产品粗放的大户企业,果断开刀,挤出一部分钢材、电力支持重点产品生产。

    三,企业兼并,技改引进,合资合作,三管齐下,加快以内涵为主进行结构调整的步伐。   

    1.总结经验,兴利除弊,推进系统内企业调整兼并工作。

    设想,

    一是对初步排出的25户关停并转企业。

    二是逐步破除‘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等旧观念,进一步改进企业干部选拔程序和标准.

    今年计划对20%的全民企业(50户)进行引入竞争机制,优选经营者的工作.

    同时,结合企业升级工作,将涉及50个重点产品的企业列入升级工作的重点,督促其改善管理,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加快结构调整,新品开发步伐。

    2.抓紧重点产品的技改项目竣工、投产达产和国产化实施进度,确保今年产值、新晶开发计划目标的实现。围绕总体规划,在初步研究筛选后,确定57个重点技改项目(其中51个为在建项目,  6个争取新定项目),作为重点组织实施和落实的工作对象,对已批准在建的51个项目,面上要抓紧落实今年的用款计划和工作量计划。

    对86~88年内竣工项目,抓好投产达产考核,督促其产出效益。

    3.围绕总体规划,针对性地开展合资合作。

    四、目标分解,责任落实,制度考核,把结构调整工作扎实有序地引向深入。

    1.运用经营承包制的方法,把总体规划的目标、措施,通过部门,行业、企业的单项规划,层层分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每项目标、措施,均明确完成的时间,责任部门和人员。

    2.建立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追踪考核制度。

    3.将规划落实责任部门、个人的业绩列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今后优选企业经营者,干部任免的重要考绩标准。

    4.针对此项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局长亲自挂帅,一位副局长专门负责,组织一个工作班子协助局长工作。单项规划实施,拟由局、行业、企业三级组成3至5人工作小分队,实行协调、组织、攻关。

    五、思想上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促使各级领导和群众“思想到位、工作上岗”,使调整工作切实摆到中心位置,做到工作‘聚焦”。

    (三)建    议

    1.市综合主管部门应定期公布重大的投资政策和差别利率,促使企业自觉依靠经济规律和规划方向及时调整经营轨道,从而提高间接调控效能。

    2.针对当前原料,能源、资金全面紧张情况,市在实施调控产业结构过程中,应切实体现地区行业间的倾斜政策,有保有压,有松有紧,不搞“一刀切”。

    3.对列入规定限制或淘汰的产品,实行“苛税制度’。

    4;应设立产品结构调整的风险基金,以在企业一旦失误时可予适当补偿。

    5.全市设立“奖励基金’、“福利基金”专项消费信贷,主要用于企业在调整伊始时无利或亏损状况下,弥补企业“两金’缺额,待产生效益时予以归还,以调节企业在项目建设期投产期后的盈亏、苦乐不均状况,调动厂长、职工的开发意识和风险精神。

    6.对重点优先发展的产品、企业,在社会集资上诸如发行股票、债券等方面,市有关部门应给予更大的优先权和自由度。在当前银根紧缩情况下,将优先重点给予信贷支持,保证重点优先发展产品的生产正常进行。

    7.对生产重点优先发展产品的企业,包括协作配套的加工企业,应在承包基数、税收,信贷、原材料、能源供应、外汇留成,投资分配等方面制定特殊扶持政策,以鼓励其更新改造、改善工艺装备、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产品总体水平。

    8.为创造有利于企业兼并的外部环境条件,建议市有关部门制订若干鼓励兼并的规定,同时结合企业优化劳动组合和改革用工制度,改善社会保障条件,以提高企业兼并的承受能力。

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关于1989、1990年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实施要点(摘要)
发行时间:1989-06-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关于1989、1990年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实施要点(摘要)

(一)今明两年产品结构调整的总体设想

一、今明两年产品优先发展顺序和目标

    1.重点发展市场适销、紧俏的人民生活必需用品、支农产品、回笼货币高的耐用消费晶.以增加轻工市场的有效供给,丰富稳定市场、保证农业丰收,积累建设资金、改善社会总供给跟不上社会总需求的不平衡状况。

    2.重点发展投入少而产出多,能引导消费,提高产品档次增加附加值的产品。通俗地讲,就是要重点发展能做大文章的小产品。

    3.重点发展具有国产化配套能力,若干年内国内重要的新一代耐用消费类拳头产品,以重新确立上海二轻新兴行业优势,实现行业跳跃前进,形成新的支柱产品,实现集团开发,技术领先,系列配套的经济批量和规模效益。

    4.重点发展国际市场需求大,出口潜力大,创汇高的劳动、技术,特殊技艺密集型产品。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基础上,开辟和拓展苏联、东欧和北美市场,提高上海二轻产品的知名度,扩大出口创汇。

    综上所述,今明两年优先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以1988年工业总产值为基数,  1989年比1988年增长32.7%。

    1990年比1988年增长88%。

    二、今明两年产品淘汰、调整、企业    关停并转的顺序和目标

    在优先发展二十只重点产品同时,根据内涵发展生产的要求和部、市规定的产品调整,淘汰产品的原则,以及关停并转企业的安排原则,体现有上有下,有保有压,扶优限劣,优胜劣汰,结合我局实际情况,提出我局淘汰产品的序列和关停并转的企业目录,以膊出现有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支持重点优先发展产品的生产。

    1.各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明文规定限制淘汰的产品。

    2.耗料、耗能高、污染严重、市场不适销对路产品。

    3.市场需求趋于减少,生产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很差的产品。

    4.已被引进技术或自行开发的新产品所替代,应予淘汰的老产品。

    需淘汰的产品共有十五只,1989年产值压缩23.1%,占全局商品产值的1.6%。1990年产值压缩50.8%,占全局商品产值的0.8%。

    鉴于二轻产品极大部份属寻:市场日用消费品,故确定产品淘汰与否,尤其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应取决于市场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同时要考虑到二轻的实际,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企业素质、财力,技术、物质条件等状况。为此,我们在具体实施中,将区别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可采取停产下马的方式,有的采取下放扩散,联合等转移生产的方式,以达到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目的。

    今明两年初步列出关停并转的企业约二十五户,其中关停4户,并厂9户,转产12户.25户企业现有职工约8000人,约占总数的3.6%,现有固定资产原值约3402.5万元,约占总数的2.1%。

    (二)今明两年规划的实施步骤

    一、规划细化,上下结合,长短结合,明确今年工作目标。

    1.动员所属行业、企业按照局提出的服从宏观经济大局,以内涵调整求得发展,以升级升档跳跃前进的要求,编制单项规划。

    2.由局有关处室对单项规划进行分析论证,从而保证我局提出的四年调整发展规划有一个扎实的起点。

    3.围绕局产品结构调整规划。

    二、制订系统内政策,扶优限劣,有保有压,提高间接调控和规划导向的有效性.我们从本系统实际出发,突出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拟订出扶优限劣的具体办法,着力创造适宜于二轻发展的“小气候”。

    1.对局系统现有资源进行合理调整.优化配置,扶植重点产品发展,使有限的资源流向逐步趋于合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具体有:    —

    一是在计划原料分配上改变以往水平分配,搞“普惠制”的状况,而实行择优扶持,重点优先安排的倾斜办法。   

    二是能源调度上实行扶持重点的办法。    

    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集腋成裘”,用于产品结构调整。  

    2.采取限劣措施,综合治理,力争落实市府提出的今年节约原料,能源8%的奋斗目标。

    一是对限制、淘汰产品和关停并转企业,采取‘斧底抽薪’。

    二是对限制淘汰产品涉及的企业以及非重点产品企业,列入拉电企业顺序的前列,断其能源.

    三是加强综合治理,降低消耗,减少浪费。

    四是排出一批钢材,能源消耗高,产品粗放的大户企业,果断开刀,挤出一部分钢材、电力支持重点产品生产。

    三,企业兼并,技改引进,合资合作,三管齐下,加快以内涵为主进行结构调整的步伐。   

    1.总结经验,兴利除弊,推进系统内企业调整兼并工作。

    设想,

    一是对初步排出的25户关停并转企业。

    二是逐步破除‘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等旧观念,进一步改进企业干部选拔程序和标准.

    今年计划对20%的全民企业(50户)进行引入竞争机制,优选经营者的工作.

    同时,结合企业升级工作,将涉及50个重点产品的企业列入升级工作的重点,督促其改善管理,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加快结构调整,新品开发步伐。

    2.抓紧重点产品的技改项目竣工、投产达产和国产化实施进度,确保今年产值、新晶开发计划目标的实现。围绕总体规划,在初步研究筛选后,确定57个重点技改项目(其中51个为在建项目,  6个争取新定项目),作为重点组织实施和落实的工作对象,对已批准在建的51个项目,面上要抓紧落实今年的用款计划和工作量计划。

    对86~88年内竣工项目,抓好投产达产考核,督促其产出效益。

    3.围绕总体规划,针对性地开展合资合作。

    四、目标分解,责任落实,制度考核,把结构调整工作扎实有序地引向深入。

    1.运用经营承包制的方法,把总体规划的目标、措施,通过部门,行业、企业的单项规划,层层分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每项目标、措施,均明确完成的时间,责任部门和人员。

    2.建立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追踪考核制度。

    3.将规划落实责任部门、个人的业绩列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今后优选企业经营者,干部任免的重要考绩标准。

    4.针对此项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局长亲自挂帅,一位副局长专门负责,组织一个工作班子协助局长工作。单项规划实施,拟由局、行业、企业三级组成3至5人工作小分队,实行协调、组织、攻关。

    五、思想上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促使各级领导和群众“思想到位、工作上岗”,使调整工作切实摆到中心位置,做到工作‘聚焦”。

    (三)建    议

    1.市综合主管部门应定期公布重大的投资政策和差别利率,促使企业自觉依靠经济规律和规划方向及时调整经营轨道,从而提高间接调控效能。

    2.针对当前原料,能源、资金全面紧张情况,市在实施调控产业结构过程中,应切实体现地区行业间的倾斜政策,有保有压,有松有紧,不搞“一刀切”。

    3.对列入规定限制或淘汰的产品,实行“苛税制度’。

    4;应设立产品结构调整的风险基金,以在企业一旦失误时可予适当补偿。

    5.全市设立“奖励基金’、“福利基金”专项消费信贷,主要用于企业在调整伊始时无利或亏损状况下,弥补企业“两金’缺额,待产生效益时予以归还,以调节企业在项目建设期投产期后的盈亏、苦乐不均状况,调动厂长、职工的开发意识和风险精神。

    6.对重点优先发展的产品、企业,在社会集资上诸如发行股票、债券等方面,市有关部门应给予更大的优先权和自由度。在当前银根紧缩情况下,将优先重点给予信贷支持,保证重点优先发展产品的生产正常进行。

    7.对生产重点优先发展产品的企业,包括协作配套的加工企业,应在承包基数、税收,信贷、原材料、能源供应、外汇留成,投资分配等方面制定特殊扶持政策,以鼓励其更新改造、改善工艺装备、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产品总体水平。

    8.为创造有利于企业兼并的外部环境条件,建议市有关部门制订若干鼓励兼并的规定,同时结合企业优化劳动组合和改革用工制度,改善社会保障条件,以提高企业兼并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