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转变公司职能 更好为集体企业服务
发行时间:1988-12-20
网站编辑:上海市冶金制品工业公司
来源:研究所

转变公司职能  更好为集体企业服务

上海市冶金制品工业公司

    上海市冶金制品工业公司是1984年7月由上海市经济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它的前身是上海市冶金局集体企业办公室。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冶金集体企业发展十分迅速,为了安置大量的回城知青,许多冶金企业都办了集体企业。从1980年到1983年,集体厂从一个发展到十一个,工业总产值从52.5万元增长到2784.4万元,利润从27.4万元增长到1500万元,职工人数从276人增加到6911人。由于生产迅速发展,各种经济活动频繁,仅靠集体企业办公室的行政管理是不能适应了,还需要进行经营,组织原材料供应,为集体企业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冶金局领导为了适应集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成立冶金制品工业公司。冶金制品工业公司与冶金局集体办公室实行两块牌子,一奢机构,对局所属集体企业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这样,我们公司从一成立开始,就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经济实体,公司专门成立了生产销售部,将下屑厂原材料供应工作抓起来,想方设法开辟原料来源,一方面仍以管理工作为主。成立公司后,由于既保留了集办的权力,同时又开展一部分经营服务工作,确实促进了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到85年底,工业总产值已达到5525.3万元,职工人数达到9329人。这种领导体制的优点是:(1)由于对内是集体企业办公室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可以在集体厂和全民厂之间起协调作用,统一贯彻有关集体企业的方针政策,维护集体企业的利益,(2)按规定向各厂收取统筹基金,集中使用,使重点项目的投资能得到保证,(3)公司发挥经济实体的作用,除了冶金局供应计划内钢材给各厂外,还通过补偿贸易等形式组织原材料,增加了集体厂的原材料来源。但是,实践也表明,这种体制有不少弊端不能适应深化改革和生产发展的需要。第一,从管理上说,改革要求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厂长负责制,而公司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管得太多,统得太死,势必要束缚下属厂家的手脚。第二,从经济上说,统筹基金统一使用,都是无偿下借各厂的,厂里往往到期不还,使资金搁浅。公司几年来,共借给各厂五百多万元,但有四百万收不回来,新项目需要资金无法筹集,适应不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影响了效益。同时,中央也一再指出,要取消行政性的公司,政企一定要分开。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感到,公司不向经营服务型转向,就不能适应改革的要求。

    于是,从1986年开始,我们就着手改革公司的管理体制,逐步从行政管理为主向以经营服务为主过渡,把公司办成一个真正是在经济上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在经营上,把力量放在为各厂组织原材料上,尽量为各厂提供更多的钢材。冶金制品公司顾名思义,就是要用钢材做原料的生产制品,全公司每年耗用钢材一万多吨,废钢三万余吨。因此,能不能保证钢材的供应,是生产能不能发展的首要条件。我们利用信息广,渠道多的优势,专门成立了供销经理部,为各厂组织原材料。现在,除了局供应我公司统配材8000吨以外,我们组织生铁加工钢材,废钢串换钢材,并通过协作组织一部份不锈钢、模具钢等钢材,满足各厂需要。1987年,我们组织的生铁加钢材达到4615吨,比1986年增加了2.6倍。今年,又组织一批废钢,换得钢材1200吨,使各厂原材料供应紧张的状况得到了缓和。在和各厂的供料关系上、我们也运用了一定的经济手段,一是引进竞争机制,打破供料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供料要讲究经济效益,谁的经济效益高,谁能用同样多的原料创造更多的财富,就首先满足谁的需要。二是供给各厂的钢材价格也不是一成不变,视组织原料的成本定价。公司不赚下面的钱。但也不做蚀本生意。这样供应的钢材价格较原来有一定的提高,但仍低于市场价。

    第二,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作。在继续加强各厂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公司技术力量较为集中的优势,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作,提高公司本身的经济效益.集体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较低,技术力量也比较薄弱,全公司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仅1.5%,工程人员就更少了。但是,公司本部的技术力量又相对比较强,有各类专门人才几十人,仅工程师就拥有十多名,公司有责任帮助各厂搞好技术管理工作,诸如质量、设备管理、计量工作、环保工作,技术革新等等。在此基础上,面向社会,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作,既实现社会效益,又增加公司的经济收益。于是,我们积极筹备,在1987年相继成立了设计室和技术咨询部。设计室不但主动承担下属各厂技术改造、建房等设计任务,对社会上一些大中型设计单位不愿承担的小项目,也接了过来,服务上门,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为建设单位排忧解难。当年就完成了二十二项工程设计和十项工程咨询,取得毛利一万四千多元。今年形势更好,预计营业收入可达二十多万元。技术咨询部成立后,针对江浙一带乡镇冶金企业缺少技术力量的状况,面向乡镇企业,为他们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如推广适合小型轧钢厂应用的“节能型连续式加热炉推料输送装置”,以及钢管无损探伤等新技术,都受到乡镇企业的欢迎。今年,公司的技术人员和厂里的工人合作,组成了锅炉修理安装服务部,由公司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设计,厂里组织工人施工安装,使一些企业的锅炉及时得到修理,也增加了公司的收入。

    第三,在增强公司自身的经济实力上下功夫,认真搞好横向联合。我们感到,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公司所属的二十多个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在经济上和公司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公司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立企业,就不能摆脱对下属企业的依附。我们认真总结了近几年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的经验教训,感到过去面撒得太开,不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决定集中精力,抓好几项重点的横向联合。一是要办好与外资合营的年产八万吨钢管的焊管厂。这一项目从1985年开始就与外商接触,其间由于国际市场的变化,一直断断续续,未能淡成。今年,在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形势下,于五月份已正式签约,现已着手筹建。这一项目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生产的钢管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计划70%的钢管用于出口,以出养进。我们决心尽最大努力使这一项目尽快上马。二是抓好在浙江省桐庐县联营的水泥厂。我们上海冶金企业每年都要用不少钢材去串换水泥,以解决建房,技术改造的需要,这家厂投产后,将能缓和本行业对水泥的需求。而桐庐盛产石灰石,就地取材,有利于降低水泥的成本。现在,这个厂的基建已基本完成,正在安装设备力争在今年能够投产。这两个项目上去以后,我们公司的状况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第四,认真开展清理资财工作,理顺公司和下属各厂的经济关系,从集办开始,多年来,一直向各厂收统筹基金,另一方面,公司无偿借给各厂资金五百万元。现在我们正在开展清理资财工作,把工厂的所有权搞清楚,在统筹基金方面,我们打算,将1983年以前累计所收统筹基金超过企业税后留利40%的部份,1983年以后统筹基金超过企业税后留利25%的部分退还给企业。对企业向公司的借款,则采取:(1)有偿还能力,在规定期限内归还,(2)转入股份,由公司向企业投资,(3)转为银行信贷,企业支付利息,有偿使用。使公司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平等的经济关系。

    要完全理顺集体企业的领导体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由于集体企业基础管理较差,各项制度还不健全,作为上级公司完全不当“婆婆”,不承担必要的行政管理工作,一下子还办不到。但是从发展趋势看,作为公司这一级,必然是行政管理工作越来越减少,而经营服务工作越来越加强。事实证明,我们这样做了,促进了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九八七年,工业总产值达到9799万元,比86年增长了22.8%,实现利润2596.5万元,比86年增长了11.1%。

转变公司职能 更好为集体企业服务
发行时间:1988-12-20
网站编辑:上海市冶金制品工业公司
  
来源:研究所

转变公司职能  更好为集体企业服务

上海市冶金制品工业公司

    上海市冶金制品工业公司是1984年7月由上海市经济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它的前身是上海市冶金局集体企业办公室。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冶金集体企业发展十分迅速,为了安置大量的回城知青,许多冶金企业都办了集体企业。从1980年到1983年,集体厂从一个发展到十一个,工业总产值从52.5万元增长到2784.4万元,利润从27.4万元增长到1500万元,职工人数从276人增加到6911人。由于生产迅速发展,各种经济活动频繁,仅靠集体企业办公室的行政管理是不能适应了,还需要进行经营,组织原材料供应,为集体企业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冶金局领导为了适应集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成立冶金制品工业公司。冶金制品工业公司与冶金局集体办公室实行两块牌子,一奢机构,对局所属集体企业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这样,我们公司从一成立开始,就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经济实体,公司专门成立了生产销售部,将下屑厂原材料供应工作抓起来,想方设法开辟原料来源,一方面仍以管理工作为主。成立公司后,由于既保留了集办的权力,同时又开展一部分经营服务工作,确实促进了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到85年底,工业总产值已达到5525.3万元,职工人数达到9329人。这种领导体制的优点是:(1)由于对内是集体企业办公室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可以在集体厂和全民厂之间起协调作用,统一贯彻有关集体企业的方针政策,维护集体企业的利益,(2)按规定向各厂收取统筹基金,集中使用,使重点项目的投资能得到保证,(3)公司发挥经济实体的作用,除了冶金局供应计划内钢材给各厂外,还通过补偿贸易等形式组织原材料,增加了集体厂的原材料来源。但是,实践也表明,这种体制有不少弊端不能适应深化改革和生产发展的需要。第一,从管理上说,改革要求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厂长负责制,而公司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管得太多,统得太死,势必要束缚下属厂家的手脚。第二,从经济上说,统筹基金统一使用,都是无偿下借各厂的,厂里往往到期不还,使资金搁浅。公司几年来,共借给各厂五百多万元,但有四百万收不回来,新项目需要资金无法筹集,适应不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影响了效益。同时,中央也一再指出,要取消行政性的公司,政企一定要分开。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感到,公司不向经营服务型转向,就不能适应改革的要求。

    于是,从1986年开始,我们就着手改革公司的管理体制,逐步从行政管理为主向以经营服务为主过渡,把公司办成一个真正是在经济上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在经营上,把力量放在为各厂组织原材料上,尽量为各厂提供更多的钢材。冶金制品公司顾名思义,就是要用钢材做原料的生产制品,全公司每年耗用钢材一万多吨,废钢三万余吨。因此,能不能保证钢材的供应,是生产能不能发展的首要条件。我们利用信息广,渠道多的优势,专门成立了供销经理部,为各厂组织原材料。现在,除了局供应我公司统配材8000吨以外,我们组织生铁加工钢材,废钢串换钢材,并通过协作组织一部份不锈钢、模具钢等钢材,满足各厂需要。1987年,我们组织的生铁加钢材达到4615吨,比1986年增加了2.6倍。今年,又组织一批废钢,换得钢材1200吨,使各厂原材料供应紧张的状况得到了缓和。在和各厂的供料关系上、我们也运用了一定的经济手段,一是引进竞争机制,打破供料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供料要讲究经济效益,谁的经济效益高,谁能用同样多的原料创造更多的财富,就首先满足谁的需要。二是供给各厂的钢材价格也不是一成不变,视组织原料的成本定价。公司不赚下面的钱。但也不做蚀本生意。这样供应的钢材价格较原来有一定的提高,但仍低于市场价。

    第二,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作。在继续加强各厂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公司技术力量较为集中的优势,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作,提高公司本身的经济效益.集体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较低,技术力量也比较薄弱,全公司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仅1.5%,工程人员就更少了。但是,公司本部的技术力量又相对比较强,有各类专门人才几十人,仅工程师就拥有十多名,公司有责任帮助各厂搞好技术管理工作,诸如质量、设备管理、计量工作、环保工作,技术革新等等。在此基础上,面向社会,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作,既实现社会效益,又增加公司的经济收益。于是,我们积极筹备,在1987年相继成立了设计室和技术咨询部。设计室不但主动承担下属各厂技术改造、建房等设计任务,对社会上一些大中型设计单位不愿承担的小项目,也接了过来,服务上门,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为建设单位排忧解难。当年就完成了二十二项工程设计和十项工程咨询,取得毛利一万四千多元。今年形势更好,预计营业收入可达二十多万元。技术咨询部成立后,针对江浙一带乡镇冶金企业缺少技术力量的状况,面向乡镇企业,为他们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如推广适合小型轧钢厂应用的“节能型连续式加热炉推料输送装置”,以及钢管无损探伤等新技术,都受到乡镇企业的欢迎。今年,公司的技术人员和厂里的工人合作,组成了锅炉修理安装服务部,由公司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设计,厂里组织工人施工安装,使一些企业的锅炉及时得到修理,也增加了公司的收入。

    第三,在增强公司自身的经济实力上下功夫,认真搞好横向联合。我们感到,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公司所属的二十多个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在经济上和公司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公司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立企业,就不能摆脱对下属企业的依附。我们认真总结了近几年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的经验教训,感到过去面撒得太开,不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决定集中精力,抓好几项重点的横向联合。一是要办好与外资合营的年产八万吨钢管的焊管厂。这一项目从1985年开始就与外商接触,其间由于国际市场的变化,一直断断续续,未能淡成。今年,在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形势下,于五月份已正式签约,现已着手筹建。这一项目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生产的钢管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计划70%的钢管用于出口,以出养进。我们决心尽最大努力使这一项目尽快上马。二是抓好在浙江省桐庐县联营的水泥厂。我们上海冶金企业每年都要用不少钢材去串换水泥,以解决建房,技术改造的需要,这家厂投产后,将能缓和本行业对水泥的需求。而桐庐盛产石灰石,就地取材,有利于降低水泥的成本。现在,这个厂的基建已基本完成,正在安装设备力争在今年能够投产。这两个项目上去以后,我们公司的状况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第四,认真开展清理资财工作,理顺公司和下属各厂的经济关系,从集办开始,多年来,一直向各厂收统筹基金,另一方面,公司无偿借给各厂资金五百万元。现在我们正在开展清理资财工作,把工厂的所有权搞清楚,在统筹基金方面,我们打算,将1983年以前累计所收统筹基金超过企业税后留利40%的部份,1983年以后统筹基金超过企业税后留利25%的部分退还给企业。对企业向公司的借款,则采取:(1)有偿还能力,在规定期限内归还,(2)转入股份,由公司向企业投资,(3)转为银行信贷,企业支付利息,有偿使用。使公司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平等的经济关系。

    要完全理顺集体企业的领导体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由于集体企业基础管理较差,各项制度还不健全,作为上级公司完全不当“婆婆”,不承担必要的行政管理工作,一下子还办不到。但是从发展趋势看,作为公司这一级,必然是行政管理工作越来越减少,而经营服务工作越来越加强。事实证明,我们这样做了,促进了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九八七年,工业总产值达到9799万元,比86年增长了22.8%,实现利润2596.5万元,比86年增长了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