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1987年仪表电讯工业局集体工业企业概况
发行时间:1988-10-20
网站编辑:市仪表电讯工业局集体办
来源:研究所

1987年仪表电讯工业局集体工业企业概况

市仪表电讯工业局集体办

    仪表电讯工业局现有老集体工业企业55户,3.4万名职工,2,02亿元固定资产(原值)和1.33亿元的自有流动资金,生产门类遍及仪表电讯工业的二十多个类别产品。1987年完成产值8.25亿元,实现利润7900万元,是上海仪表电讯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仪衰电讯工业局集体工业企业自行业归口管理十年来,在局统一规划管理下,取得了较大发展。企业的技术装备得到了全面的更新改造,固定资产人均占有达到5998元。比1978年提高172%,技术力量有了较大增强,工程技术人员在职工中的比例从1978年的0.6%,提高到1987年的5.85%,  为适应行业技术水平高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产品极大部分取得了更新换代,从生产初级电子产品和为大工业加工,发展到生产仪器仪表,  电视机,  收录机,洗衣机和为彩电国产化配套的元器件,并取得二十多项国优、部优、市优。生产力也有较大提高,1987年产值达到8.25亿元,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160%。

    近三年来,仪表局集体经济经历了一个较大的起伏。从整体上看,1985年生产力取得了高速发展,1986年全面大幅度下跌,87年略有回升。经济效益方面,即企业利润,三年来逐年滑坡,跌幅较大。分行业来看,广播电视行业企业,三年持续发展,元件行业企业略有下降,器件、光学设备等行业的企业则大幅度滑坡。从单个企业来看,近年来取得了引进,改造,又处于广播电视行业的企业则发展迅速,每年以20~30%的幅度增产增利。仅金陵、电视11厂,华美,永建及上无35厂的利润占了全局集体工业企业利润的62;5%,而缺少改造、或处于器件行业的企业,则逐年下降,日趋艰难,微利亏损面迅速增大。详见下列三表:

表一:1985年~87年产值利润表

    总之,发展极不平衡,一少部分企业越来越好,进入发展的良性循环。大部份企业日渐显露出发展无力,经营艰难。不少企业处于微利亏损境地,有的企业负债累累,  已难以为继.

    造成仪表集体企业如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一,集体企业自身基础过于薄弱。处在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发展迅速的仪表电讯行业集体企业难以跟上行业的发展要求,虽然在归口仪表局后得到了全民企业的扶持和支援,与自身纵向比较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但是与同行业全民企业横向比较,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与先进国家比较,差距是十分巨大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相差甚远,全民与集体同行业企业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状况是:

    二、企业自身经营机制不完善。我局集体企业自归口仪表局后,各方面都用全民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造,有提高的一面,但也带来了全民企业经营机制呆板的弊病,失去了集体企业小而灵活的特点,在国家宏观管理体制转换中一时很难适应,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竞争中变得十分被动,竞争乏力。

    三、收缴过多,局属集体负担过重,自我发展无力,企业普遍缺乏后劲。仪衷电讯工业是新兴行业、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程度高,更新换代快是这一行业的特征。我国的仪表电讯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手段、产品性能、型式等方面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在以往锁国自封的情况下,集体企业中的水平虽低,基础薄弱,但与全民企业及国内需求相比的相对落后不显得十分突出,因而还能勉强维持。但在改革开放,大胆引进国外技术后,差距就十分惊人了!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中,集体企业虽有较多利润,但国家收缴过严,与全民相比虽差百分之十几调节税,但集体企业税后留利又被主管部门大量收缴,企业实际留利少得可怜,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更谈不上靠自身积累进行改造了。所以,不少没有取得投资改造的企业根本就无法跟上行业的发展要求。即使有幸得到集体积累投入的企业,其资金也是十分有限的,也无法与同行业的全民企业从国家取得的投资相比,因而相对来说进步不大,水平不高,造成当前竞争处于弱势地位。

    尤其是在全民企业实行大幅度让利滑坡基础上进行承包后,局属集体企业更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面临着实力上不如全民企业,活力与后劲上也不及全民企业,政策和经营手段上不如乡镇企业的严峻形势,因而,如市,区两级政府对局属集体工业再不给予政策和扶助,前途将更加艰难!

1987年仪表电讯工业局集体工业企业概况
发行时间:1988-10-20
网站编辑:市仪表电讯工业局集体办
  
来源:研究所

1987年仪表电讯工业局集体工业企业概况

市仪表电讯工业局集体办

    仪表电讯工业局现有老集体工业企业55户,3.4万名职工,2,02亿元固定资产(原值)和1.33亿元的自有流动资金,生产门类遍及仪表电讯工业的二十多个类别产品。1987年完成产值8.25亿元,实现利润7900万元,是上海仪表电讯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仪衰电讯工业局集体工业企业自行业归口管理十年来,在局统一规划管理下,取得了较大发展。企业的技术装备得到了全面的更新改造,固定资产人均占有达到5998元。比1978年提高172%,技术力量有了较大增强,工程技术人员在职工中的比例从1978年的0.6%,提高到1987年的5.85%,  为适应行业技术水平高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产品极大部分取得了更新换代,从生产初级电子产品和为大工业加工,发展到生产仪器仪表,  电视机,  收录机,洗衣机和为彩电国产化配套的元器件,并取得二十多项国优、部优、市优。生产力也有较大提高,1987年产值达到8.25亿元,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160%。

    近三年来,仪表局集体经济经历了一个较大的起伏。从整体上看,1985年生产力取得了高速发展,1986年全面大幅度下跌,87年略有回升。经济效益方面,即企业利润,三年来逐年滑坡,跌幅较大。分行业来看,广播电视行业企业,三年持续发展,元件行业企业略有下降,器件、光学设备等行业的企业则大幅度滑坡。从单个企业来看,近年来取得了引进,改造,又处于广播电视行业的企业则发展迅速,每年以20~30%的幅度增产增利。仅金陵、电视11厂,华美,永建及上无35厂的利润占了全局集体工业企业利润的62;5%,而缺少改造、或处于器件行业的企业,则逐年下降,日趋艰难,微利亏损面迅速增大。详见下列三表:

表一:1985年~87年产值利润表

    总之,发展极不平衡,一少部分企业越来越好,进入发展的良性循环。大部份企业日渐显露出发展无力,经营艰难。不少企业处于微利亏损境地,有的企业负债累累,  已难以为继.

    造成仪表集体企业如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一,集体企业自身基础过于薄弱。处在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发展迅速的仪表电讯行业集体企业难以跟上行业的发展要求,虽然在归口仪表局后得到了全民企业的扶持和支援,与自身纵向比较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但是与同行业全民企业横向比较,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与先进国家比较,差距是十分巨大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相差甚远,全民与集体同行业企业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状况是:

    二、企业自身经营机制不完善。我局集体企业自归口仪表局后,各方面都用全民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造,有提高的一面,但也带来了全民企业经营机制呆板的弊病,失去了集体企业小而灵活的特点,在国家宏观管理体制转换中一时很难适应,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竞争中变得十分被动,竞争乏力。

    三、收缴过多,局属集体负担过重,自我发展无力,企业普遍缺乏后劲。仪衷电讯工业是新兴行业、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程度高,更新换代快是这一行业的特征。我国的仪表电讯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手段、产品性能、型式等方面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在以往锁国自封的情况下,集体企业中的水平虽低,基础薄弱,但与全民企业及国内需求相比的相对落后不显得十分突出,因而还能勉强维持。但在改革开放,大胆引进国外技术后,差距就十分惊人了!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中,集体企业虽有较多利润,但国家收缴过严,与全民相比虽差百分之十几调节税,但集体企业税后留利又被主管部门大量收缴,企业实际留利少得可怜,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更谈不上靠自身积累进行改造了。所以,不少没有取得投资改造的企业根本就无法跟上行业的发展要求。即使有幸得到集体积累投入的企业,其资金也是十分有限的,也无法与同行业的全民企业从国家取得的投资相比,因而相对来说进步不大,水平不高,造成当前竞争处于弱势地位。

    尤其是在全民企业实行大幅度让利滑坡基础上进行承包后,局属集体企业更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面临着实力上不如全民企业,活力与后劲上也不及全民企业,政策和经营手段上不如乡镇企业的严峻形势,因而,如市,区两级政府对局属集体工业再不给予政策和扶助,前途将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