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交流
发挥工农双方优势促进钢管生产发展
一宝山钢管镀锌厂搞好联营的经验
宝山县乡镇工业局 杨吉成 王叙元
宝山钢管镀锌厂是宝山县葑塘乡同上海钢管厂联办的一个工农联营企业。五年来,钢管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工农双方异口同声赞扬:宝山钢管镀锌厂立了头功。
这个厂自1981年投产以来的五年中,共生产÷一2÷ 七种规格的镀锌钢管20.8万吨,实现产值6547万元,创造利润2633万元。其中,葑塘乡分得利润1009万元,上缴所得税后,得净利润585万元,占全乡乡办企业总利润的90%以上。
这个企业为什么办得如此出色呢?他们的基本经验是,
一、平等互利是巩固经济联合的关键
横向经济联合必须坚持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这是能不能巩固经济联合的中心问题。1980年初,市场上镀锌钢管十分紧缺,国家不得不花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上海钢管厂想用本厂生产的黑铁管加工成镀锌钢管,来缓和国内市场的紧张局面。但是,上海钢管厂没有条件在厂区内扩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和外扩内联的方针开阔了这个厂领导的视野,他们决定走出厂门,到社会上去寻找合作伙伴,走经济联合之路。当时的葑塘乡,一部分厂房空闲着,一批职工无活干。通过联合,实现振兴的共同目标使这两个单位一见钟情.1980年3月,工农双方决定办一个钢管镀锌厂。
拥有二千多职工,年利润超过五千万元的上海钢管厂,面对一贫如洗的葑塘乡,既不把自己当成‘阀佬’,也没有把自己当作‘救世主’,而始终认为自己只是联合伙伴中的一员,始终坚持了平等互利的原则,根据协议,双方委派代表组成了工厂联合管理委员会,作为权力机构,对企业实行共同领导。干部的任命,职工的录用,生产计划、财务计划、企业管理制度的制订,新项目投资的审定,职工分配和福利待遇的核定等等,都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最后由联合管理委员会决策。为了保证长期友好合作,上海钢管厂经常召回本厂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和整顿,严格要求他们到联营厂工作绝不能有半点老大自居的思想和行为。葑塘乡党委也教育在联营厂工作的干部职工,要虚心向工人老大哥学技术,学管理、学文化,特别要学习他们平等待人的好思想、好作风。由于双方严于律己,五年来工方厂长调了三位,农方领导也多次变动,但平等互利的原则,友好协作的精神,互相尊重的作风却始终没有改变.宝山钢管镀锌厂的经验告诉人们,联营企业双方心心相印,企业必然振兴。
二、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上海钢管厂是上海冶金局系统第一批六好企业之一,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具有丰富的经验。他们通过派驻人员把大工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带到联营厂,使联营厂的计划调度、质量管理、生产工艺、成本核算,物资,财务、设备等各项管理工作有条不紊,他们的具体做法是重点抓住二条,
一是狠抓产品质量。他们向联营厂派驻了一个35人组成的质量检验站,业务上直接归上海钢管厂质量检验科领导。每个工段,班组都配备了专职的工艺员和质量监督员,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道道把好质量关。1985年,质量合格率达到99.98%,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五年来,冶金局每月来厂‘抽查质量,次次优良,所有用户没有对产品质量提出过一次批评意见。
二是狠抓降低实物消耗,降低成本。从筹建时起,就建立了严格的物资管理制度,做到各种原辅材料的消耗有定额,物资的采购,供应、储备有计划,物资出入仓库有制度。同时,又十分注意生产过程中的节约和回收。五年来,各种主要原料实际消耗逐年下降。1985年锌、煤、电、硫酸、盐酸等的消耗量都大大低于国家规定标准,达到全国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五年中共节约煤炭一万余吨。1985年,还组织三名职工在厂区马路上清扫锌灰,共回收近五十吨,价值六万元。连同各个工段,各个环节回收的锌灰共达1900吨,价值近200万元。这个厂还配备一名专职成本核算会计,每月对企业成本核算情况,通过产量、质量,产值,销售利润、工资总额、工时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月月向厂长提供影响成本升降的原因,指明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方向和途径。1985年,他们通过改进工艺,提高设备利用率,严格控制人员定额,合理利用物资材料,搞好节约代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废次品率,节约管理费用等措施,使全厂节减支出约50万元,基本实现了原辅材料涨价因素企业内部消化掉。同时,使每吨镀锌钢管的盈利从原来的100元左右上升到128元。
三、坚持改革,层层落实经济责任制
宝山钢管镀锌厂不仅借鉴了大工业的科学管理经验,还运用了农村改革中独创的灵活的政策,使科学与政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产力。
这个厂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办法很多,最成功的有以下三条:
一是层层落实经济责任制,把奖金用到刀口上。在分配奖金时,贯彻了一取销、四突出的原则。一取销就是取销基础奖,把所有奖金分解到各项考核指标上,按考核得分计奖。四突出是;突出生产第一线,使技术程度高、劳动强度大的职工多得奖,突出产品质量,规定凡是提高质量标准0.1%全班每人平均提奖20元,促使每个工段、班组都把质量放在重要位置,突出产量,把奖金用到超产的吨位上,使奖金真正体现超额劳动的报酬,成为激励职工多超产的手段,突出降低消耗,促进节支降本。例如规定每节约一吨煤炭,奖励五元。
二是干部坚持同等劳动取同等报酬,密切了干群关系。厂领导一直是工作走在前头,享受退在后头,奖金比全厂职工的平均水平还低10%。1984年,根据职工的意见,调整为拿全厂的平均水平。职工们说,干部的风格高,我们的干劲高,增产增收就可靠。
四、扩大联营规模,迈出新步伐
钢管镀锌厂几年的实践,使双方尝到了联营的甜头。今后是停留在现有水平上,还是进一步扩大联营规模,增加联营效益?双方经过反复的研究,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既然结成夫妻,就要白头偕老,共创家业。本着这个指导思想,双方决定投资100万元,在钢管镀锌
厂内扩建一个焊管车间,生产高频焊管。这样敞,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企业经济效益都很好。
第一,上海钢管厂可把现在生产高频焊管的二千多平方米厂房腾出来,生产无缝钢管,不仅缓和了老厂厂房拥挤的矛盾,而且为这个厂产品升级换代创造了条件。
第二,增加了联营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生产镀锌钢管用的高频焊管本厂直接生产,免去了中间的运输环节,管子容易弯曲变形的问题迎刃而解。因此,产品质量更加稳定,正品率上升,成本进一步下降。据测算,仅运输费用一项,全年就可节省30万元以上。
第三,减轻了上海市区交通的压力。上钢十厂的钢坯运到上海钢管厂,从西到东横穿大半个市区。现在改送宝山钢管镀锌厂,运输距离缩短一半,车辆又不需进入市区,成品出厂还靠近铁路车站。
共同的目标使双方很快达成协议。不到半年, 2500平方米厂房和1500平方米堆场全部竣工,设备亦安装完毕。从1985年九月二十日投产到年底,共生产高频焊管7500吨。
1:986年,宝山钢管镀锌厂又迈出了新的步伐。一至五月份生产镀锌钢管23300多吨,高频焊管12800多吨,实现产值976万元,创利444万元。全厂职工满怀信心,力争今年利润总额首次突破一千万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