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吉林省公主岭市汽车内饰件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于2003年11月,是一家主要由员工参股的股份制企业,以生产汽车内顶棚为主要产品,现有员工130人。公司自组建以来,大力推进企业改革改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同步转换,实现了快速发展。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公司总资产从50万元猛增到3400万元,增长67倍;产品由2种增加到30多种;产量由3万台增加到20万台,增长57倍;产值、利税和利润当年分别为1380万元、428万元和313万元,2005年分别达到7685万元、1800万元和1300万元,增长46倍、32倍和22倍。更为可喜的是公司的商誉在改革发展中迅速提高,被一汽大众公司评为A级供应商和优秀成本控制商,成为一汽集团全国4000家供应商中首批26家核心供应商之一和吉林省的“小巨人”企业。
一、实施改制,脱胎换骨,建立全新体制
公司从建立到彻底完成改制,两年迈了三大步。这三步改革虽然很艰难,但走得准,走得稳,走得实,走得到位。
第一步: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前身是公主岭市汽车装饰材料厂,该厂于1997年2月与韩国东西技研株式会社合资,组建了公主岭市东西技研汽车装饰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协议股本总额为2200万元。其中,中方1122万元,韩方1078万元。经营五年,因韩方股本金始终不到位,于2002年经省和四平市外经部门批准,双方终止合资协议。合资公司解体后,所有资产、债务和职工由中方——公主岭市汽车装饰材料厂接收。因债务关系,华融公司长春办事处和公主岭市财政局诉讼到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并分别扣押了公主岭市汽车装饰材料厂49%和51%的资产。此时的公主岭市汽车装饰材料厂除了一块牌子,一批职工,其余什么也没有了。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该厂陆学文等50名员工共同发起,经公主岭市政府批准,依法登记注册成立了公主岭市汽车内饰件有限责任公司,股本金50万元人民币。当时募股的场面十分热烈,仅—天时间就完成了募股工作,老职工张启山入股的钱竟是1元、10元借来的。新公司的建立,为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回购华融债权。华融公司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推动企业重组和安置职工,实施了债权降价打折职工回收优惠政策。该公司经过分析,一致认为回购华融债权关系到新公司生存与发展,机不可失。于是,抢抓机遇,迅速行动。一是召开了全体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回购方案,股东们明确表态,坚决回购。二是增资扩股,募集到股本350万元,用于回购华融债权。2003年12月,该公司与华融公司签订了回购协议,并经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调解裁定,将华融公司的股权债权缩水降价后,以35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公主岭市汽车内饰件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地回购了华融债权。回购后,新公司享有了公主岭市汽车装饰材料厂49%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为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第三步:买断财政资产。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2年2月将公主岭市汽车装饰材料厂51%的资产裁定执行给公主岭市财政局。新公司组建后特别是回购华融债权后,一直借用这部分国有资产。对于这部分资产,市内有人要买,市外也有人要买,竞争非常激烈。公主岭市委、市政府着眼全市经济振兴、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决定将这部分资产以446万元的价格出售给新组建的公司。2004年10月,该公司与市财政局签订了买断财政资产的协议,并付款交割资产,使该公司实现了资产完整合一,产权制度改革彻底到位。
该公司两年迈出三大步,建立一个全新的现代企业。在所有制、产权构成、利益分配等方面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革,真正做到了所有制明确:公司就是集体企业;产权明晰:公司资产所有权属于全体股东;责任明白:公司发展要靠全体股东和员工精诚团结、拼搏奋斗;风险明了:输赢赔挣都由股东按各自的出资比例分享和承担。体制优势的构建和形成,使公司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二、配套改革,转换机制,创新管理制度
回购华融债权和买断财政资产后,该公司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实施改制后的配套改革,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做到了体制新,机制更新,更灵,更活。
1.大刀阔斧地进行三项制度改革。该公司组建后,针对员工大锅饭思想比较浓厚的现状,坚持以人为本,果断地实行一系列改革。一是在人事制度上,本着“精简、胜任、高效”的原则,进行精简和调整。现在7个内设机构、30名管理人员,比原来减少了近一半。通过竞争上岗等形式,建立起了企业内部人才竞争机制,让一些文化高、有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和强烈事业心的年轻员工走上了管理岗位。公司管理人员更新比例达到70%,以新任商务部部长陈刚为代表的一批年轻干部已成为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管理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档次明显提高。二是在劳动制度上,公司员工一律转变身份,重新聘用上岗,签订劳动合同。现已有98人通过竞聘择优上岗,并签订了劳动合同。对外聘人员采取面试加实际操作的办法进行考核,已有30人通过考核竞聘上岗。三是在工资制度上,坚持能高能低,彻底砸烂大锅饭。生产部门实行岗位定额计件工资制度,多劳多得,按劳取酬。同时,实行公司行政人员工资与生产效益挂钩的责任工资制度,充分调动员工劳动生产积极性。三项制度改革使公司面貌焕然一新,员工精神振奋,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2.大张旗鼓地进行管理制度改革。几年来,该公司立足改革,强化管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改平平淡淡,向高标准迈进。公司先后完成了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形成文件34套,近300万字,一举通过四项(VDA61、QS9000、IS09001、ISO/TS-16949TUV)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为企业开发和生产产品办理了准入证和通行证。二改稀里糊涂,向制度化迈进。公司制订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共建立各项规章制度30多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使管理有抓手,有依据,有办法,有标准。三改光说不干,向求真务实迈进。公司每一项管理措施都落到实处,有考核,有奖惩,见成效,仅节约降耗,2004年就达到30万元,公司严格遵守55管理要求,达到了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并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向TPS精益化管理迈进。
3.大力推进经营机制转换。该公司成立于危难之际,由于产品品种单一,质量又无法保证,公司在同行业特别是主机厂的地位一直得不到认可,借贷信誉和产品开发信誉都很低。为彻底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该公司围绕市场转换经营机制,调整经营方略,实施产品营销战略。一是盯准一汽,看住市场。公司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与主机厂密切联系,增进感情,以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赢得了一汽的高度信任,看住和不断扩大了这块国内最大的内饰件市场。二是着眼关内,巩固市场。在关内市场,有一定份额,但还很不够。公司抽调精兵强将组成营销队伍,奔天津、进上海、下山东、去广东,进行宣传、联系、洽谈、沟通。公司利用行业认可,与天津华利、广州宝龙等汽车制造厂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巩固和扩大了市场。三是放眼国外,开发市场。该公司还积极寻求具有行业代表性,能与世界接轨,具备国际化水平的合作伙伴,与国外一些知名厂家进行广泛的接触,目前正在和西班牙安通林公司进行洽谈。目的是搭建通往国外市场的平台,模块开发供货,通过合资合作跨入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集团,进入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领域。
三、坚持改造,固本强身,增强发展后劲
几年来,该公司始终把改制改组和改造密切结合起来,在坚持改造上下真功夫,使企业后劲增强,发展速度加快。
一是改造基础设施。该公司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但按企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的要求还远远不够。两年来,投资108万元,新建厂房1600平方米,新修柏油路面7877延长米。又投资33万元在公主岭与长春交界处购买了12万平方米的厂区,作为物流中心,15分钟即可到达一汽大众公司正门。在厂区环境建设中,做到栽花有图案,种树有造型,杂草无踪影,闲地有菜种,2004年又重新装修办公楼,被誉为花园式工厂。
二是改造设备。拥有一整套来自意大利的轿车内顶棚生产线,自行设计的干法生产线,美国FL公司生产的高压水机器人切割设备及10余台国内先进的设备。并着眼于企业发展需要,经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将红利用作扩股资金,全部用于设备购置。两年来,共投入378万元,购买机器设备20多台套,使该公司在轿车内饰产品的生产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年生产能力已达到50万件以上。
三是改造产品。该公司把产品开发作为压倒一切的第一要务来抓,并确定了“全力以赴抓研发、推陈出新抓管理、千方百计求质量、降低成本增效益”的方针。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全体员工总动员,全体干部齐上阵,全体技术人员齐奋斗,该找的关系全找了,该使的招数全使了,该流的汗全流了,该付出的全付出了。目前,该公司共开发10大系列,16种车型,50个品种。在全国同行业中创造了三个第一,即:开发速度第一,平均每一个半月就可以向主机厂提供一个新产品,开发数量第一,三年内开发出这么多产品的仅此一家;开发质量第一,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
四是改造技术。该公司引进法国、意大利汽车内饰产品生产技术,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采用现代设计手段(CAD/CAM),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新产品开发,并拥有先进、完备的检测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28名工程技术人员、16名产品开发设计人员都刻苦钻研,勤奋工作,抓好技术改造。该公司积极为这些技术人员创造机会,鼓励他们走出国门,接受国外汽车内饰专家培训。又与清华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共同研发,采用计算机(CAD/CAM)设计研制产品;到一汽大众公司、一汽集团学习研究新技术,并在产品生产和开发实践中大胆应用。同时,还鼓励全体员工提合理化建议,为搞好技术改造献计献策。2005年,仅使用红胶一项工艺改革,就可节省资金150万元。目前,该公司所拥有的汽车内饰生产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