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调节市场供需关系的一项重要手段,同时为配合城镇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步骤之一,商品流通部门将加大与农村合作经济实体的对接工作。日前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常晓村表示,“农超对接”开展以来,体现在降低流通成本、保障市场供应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国农产品经由直采直销销售的比例为15%,“十二五”期间,这一数字有望能翻倍,达到30%以上。
据国家统计局市场调查总队调查并提供的数据显示,连锁超市通过“农超对接”采购农产品,流通成本平均降低15%左右,而这部分原先大多被中间商赚取的利润,完全可以直接转移到农民和消费者身上。据专家调查,通过推动“农超对接”,目前我国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已从“十一五”初期的15%,提高到目前的20%左右,大中型量贩式超市中,生鲜农产品直供直销比重达30%。
常晓村表示,为提高“农超对接”市场流通环节中的比重,商务部、农业部等相关部门将采取两项措施。一是扩大“农超对接”范围。鼓励更多的流通企业参与“农超对接”,到农产品基地直接采购,扩大农超对接政策效果,提高订单农业比重。继续支持建设产地预冷等冷链设施,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二是开展“农超对接”活动。商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在重点农产品产销区,共同开展一系列“农超对接”推进活动和现场会,创造产销对接机会,推进“农超对接”工作开展。三是建设农超对接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应用互联网等现代流通技术,建立农超对接和产销衔接的网上交易平台,发布农超对接消息,实现网上对接,促进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四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继续加大对“农超对接”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结算网络和电子交易系统等,积极推动农产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