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丹麦合作社发展的五大特点
发行时间:2010-09-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丹麦合作社的发展起源于200多年前,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拥有数量最多的合作组织或协会的国家,合作社在丹麦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发展呈现五大特点:

    一是农民自发性。丹麦农民不是因为国家建立了一种机制强迫或者敦促他们建立合作社,而是他们自己感到有必要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近200年,农民已经建立了许多不同的协会和组织网络,以便保护他们的行业、经济、政治和其他利益。

    二是宪法赋予农民成立合作社的权利。丹麦合作社取得有力地位的根本原因是宪法赋予农民自由结社的权利。1848年生效的第一部国家宪法(被视为第一部“自由”宪法)显著地推进了这种趋势。

    三是合作社委员会的协调职能。最初成立于1899年的丹麦合作社委员会,协调合作社的工作,作为合作社的代表与政府和省等面对面打交道,在由成百个活跃的合作社组成的组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无行政性管理机构及无专门性立法。丹麦没有特别法律调控合作社的职能,在部长大臣的职责中也没有它,更没有特别的公共机构管理合作社。合作社独立于政府、省或者其他的权力机构。合作社的成立及运行是自下而上的,始于农民自己。合作社的最高机构为“丹麦农业理事会”,一个民间机构,是农民政治、经济利益的代言人,参与政府制定与农业相关的政策、立法、对外谈判,参与欧盟的有关政策和对策事务,制定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战略

    五是开放式加入原则、一人一票原则及民主决策原则。丹麦农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是开放式加入的原则。无论农场规模大小、经营水平,每个成员在合作社中只有一票。这种严格的成员民主制的采用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因素。合作社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农民通过合作社使增加收入成为可能。取得经济上的这种结果,是因为绝大多数农民在他们自己的每一个合作社中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自主决策,而且他们所作的决策,将在个体的层面上影响他们自己的财政状况。

丹麦合作社发展的五大特点
发行时间:2010-09-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丹麦合作社的发展起源于200多年前,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拥有数量最多的合作组织或协会的国家,合作社在丹麦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发展呈现五大特点:

    一是农民自发性。丹麦农民不是因为国家建立了一种机制强迫或者敦促他们建立合作社,而是他们自己感到有必要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近200年,农民已经建立了许多不同的协会和组织网络,以便保护他们的行业、经济、政治和其他利益。

    二是宪法赋予农民成立合作社的权利。丹麦合作社取得有力地位的根本原因是宪法赋予农民自由结社的权利。1848年生效的第一部国家宪法(被视为第一部“自由”宪法)显著地推进了这种趋势。

    三是合作社委员会的协调职能。最初成立于1899年的丹麦合作社委员会,协调合作社的工作,作为合作社的代表与政府和省等面对面打交道,在由成百个活跃的合作社组成的组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无行政性管理机构及无专门性立法。丹麦没有特别法律调控合作社的职能,在部长大臣的职责中也没有它,更没有特别的公共机构管理合作社。合作社独立于政府、省或者其他的权力机构。合作社的成立及运行是自下而上的,始于农民自己。合作社的最高机构为“丹麦农业理事会”,一个民间机构,是农民政治、经济利益的代言人,参与政府制定与农业相关的政策、立法、对外谈判,参与欧盟的有关政策和对策事务,制定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战略

    五是开放式加入原则、一人一票原则及民主决策原则。丹麦农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是开放式加入的原则。无论农场规模大小、经营水平,每个成员在合作社中只有一票。这种严格的成员民主制的采用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因素。合作社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农民通过合作社使增加收入成为可能。取得经济上的这种结果,是因为绝大多数农民在他们自己的每一个合作社中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自主决策,而且他们所作的决策,将在个体的层面上影响他们自己的财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