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企业薪酬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与长期以来坚持的终身雇佣制等企业制度和文化是紧密联系的。日本企业的制度形成以终身雇佣制为基本内容,这体现了日本传统与现代经营相结合的特色,从而在经济起飞之后,日本企业广泛采用年功序列等企业薪酬制度。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经济转向稳定增长阶段。职务、责任、能力等要素在企业薪酬制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职务职能薪酬制度开始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处于萎靡的低增长时期,多数企业负担不起越来越高的企业薪酬成本。同时,随着日本公司制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和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日本企业制度与文化及外在环境发生改变,相应其企业薪酬制度也有了很大调整,日本企业实行年薪制的比率逐年上升。
年薪制是根据业绩以年为单位决定工资多少的工资制度。其特点是,根据业绩决定工资,工资收入是浮动的;控制总的年收入,工资按照每年多少下达、管理;不累计过去的业绩,根据下一年度所期待的工作业绩来重新评价、确定工资。
日本企业年薪制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年薪总额形式决定年薪的“一本型”年薪;二是由多个工资项目决定年薪的“复数项目型”年薪。复数项目型年薪由“基本年薪+绩效奖金”或“基本年薪+职务作用工资”等多个工资项目构成,是日本企业年薪的最大特点。美国企业以采用简单的一本型结构的年薪制为主。一本型与复数项目型年薪相比,其优点是工资结构单一,管理相对简单。缺点是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工资结构的单一性难以正确、合理地决定年薪额。
多数日本企业采用复数项目型年薪制,它可以根据企业自己的要求,设计适合企业的工资结构,制定工资要素比率:“稳定收入+根据业绩决定的变动收入”的这种结构,不会使员工对变动收入的浮动产生抵触感;对决定工资要素中的每个要素有具体的规定,可以减少评价者的主观行为。缺点是执行起来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