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迟福林:“十二五”是历史性的关键五年
发行时间:2010-10-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教授最近在接受人民网理论频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十二五”是我国下一个30年改革发展的起步,是历史性的关键五年。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突出矛盾和未来走势看,至少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十二五”是扩大居民消费、构建消费大国的关键五年。2009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仅为48.6%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70%以上,中等国家一般是60%如果“十二五”能够在形成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收入分配格局上取得重要突破,未来10年左右,居民消费率将从当前的35%左右提高到50%55%左右,最终消费率从不足50%提高到60%65%,使消费成为经济内生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二,“十二五”是推进城市化的关键五年。未来510,通过城市圈、城市群的发展将成为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载体。若能使城市化率从当前的47%提高到60%左右,将为扩大内需提供巨大的支撑。第三,“十二五”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五年。建国60后的今天,计划经济时代“反城市化”政策所造成的城乡二元制度结构依然存在,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7175元和5153元,相差2.33倍;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5%41%,相差4.5个百分点。与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超过15000元和恩格尔系数总体低于40%仍有较大差距。为此,“十二五”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打破城乡二元的体制机制,走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健康城市化道路,着力改革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方式,为城市化奠定良好的基础。第四,“十二五”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五年。要尽快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国性规划,尽快统一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公共服务体制,并由此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力争把城乡、区域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差距控制在2以内,在实现制度公平的基础上使全体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致相当。第五,“十二五”是推广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五年。后哥本哈根时代把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全面凸显出来。同时,也关系到中国能不能完成对国际社会许下的“在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

    他还认为,“十二五”时期,我国正处在由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的转型和变革的重要阶段。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人均GDP3000美元,城市化率大概在55%左右。2009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开始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但城镇化率仅为46%。由此,未来5年,我国将形成城市化主导的新格局。也就是说,我国城市化率至少由现在的46%达到50%以上。在大中城市加快发展的同时,将出现大城市群、城镇化、区域一体化齐头并进的格局。

迟福林:“十二五”是历史性的关键五年
发行时间:2010-10-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教授最近在接受人民网理论频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十二五”是我国下一个30年改革发展的起步,是历史性的关键五年。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突出矛盾和未来走势看,至少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十二五”是扩大居民消费、构建消费大国的关键五年。2009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仅为48.6%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70%以上,中等国家一般是60%如果“十二五”能够在形成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收入分配格局上取得重要突破,未来10年左右,居民消费率将从当前的35%左右提高到50%55%左右,最终消费率从不足50%提高到60%65%,使消费成为经济内生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二,“十二五”是推进城市化的关键五年。未来510,通过城市圈、城市群的发展将成为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载体。若能使城市化率从当前的47%提高到60%左右,将为扩大内需提供巨大的支撑。第三,“十二五”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五年。建国60后的今天,计划经济时代“反城市化”政策所造成的城乡二元制度结构依然存在,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7175元和5153元,相差2.33倍;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5%41%,相差4.5个百分点。与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超过15000元和恩格尔系数总体低于40%仍有较大差距。为此,“十二五”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打破城乡二元的体制机制,走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健康城市化道路,着力改革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方式,为城市化奠定良好的基础。第四,“十二五”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五年。要尽快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国性规划,尽快统一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公共服务体制,并由此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力争把城乡、区域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差距控制在2以内,在实现制度公平的基础上使全体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致相当。第五,“十二五”是推广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五年。后哥本哈根时代把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全面凸显出来。同时,也关系到中国能不能完成对国际社会许下的“在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

    他还认为,“十二五”时期,我国正处在由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的转型和变革的重要阶段。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人均GDP3000美元,城市化率大概在55%左右。2009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开始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但城镇化率仅为46%。由此,未来5年,我国将形成城市化主导的新格局。也就是说,我国城市化率至少由现在的46%达到50%以上。在大中城市加快发展的同时,将出现大城市群、城镇化、区域一体化齐头并进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