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宣传部《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在阐述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时提出,集体经济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和城镇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满足城乡市场需求、安排解决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有经济不断壮大和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集体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显得尤为迫切。要积极探索股份合作、联合、联营等多种发展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促进集体经济与社会资本结合,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在农村集体经济中,要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为实现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第二个飞跃”,即“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创造条件。
《读本》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在我国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相互参股、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大量出现。应当看到,股份制只是资本的组织形式而不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股份制经济的性质主要是由居控股地位的经济成分决定的,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这样的股份制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私人控股,这样的股份制则具有明显的私有性质。因此,必须对关键部门和重要企业保持公有资本的控制力,这样才能保证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在国有和集体参股的股份公司中,国有和集体方也要积极发挥作用,引导和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成分。
《读本》强调,股份合作制,是集股份制与合作制形式的优点于一体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我国城乡出现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是基层干部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它以劳动联合为基础,职工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同时职工又是出资人,实现了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的统一。股份合作制已成为国有小企业和集体企业重要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强化职工对企业经营的关心程度和风险意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应该积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