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60年代末新加坡全国职工总会(简称新职总),在如何突破劳工运动被动局面的探索中,提出“实现劳工运动现代化”的方针,其中措施之一就是了创办合作社,壮大工会的经济实力。至今新职总创办的合作社已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为会员群众提供了服务。合作社为会员提供的服务涉及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方面,从出生到死亡全过程覆盖。会员可以同时享受不同的合作社提供的丰富商品和多种服务。劳工一旦入会就获得一张表明身份的会员卡,在合作社购物、娱乐、健身、就医、投保等消费都可通用,随卡打折、随卡赠送,立即兑现。
二、为工会组织增加了经济实力。新职总财源不靠会费靠实业,从创办的合作社中所获得的红利已成为其经费的主要来源。实践充分表明,工会返还会员的礼金、礼物和各种优惠、免费服务,远远超出他们所交的会费。
三、为平抑物价作出了贡献。合作社覆盖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均以低价面市。平价合作社市场占有率达到52%,且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位,自主品牌价格就更低了。在平价合作社里,有2000多种商品是自主品牌,其价格比同类产品的其他品牌低10%-15%。低廉的价格和庞大的市场份额对平抑新加坡物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为劳工基金补充了资金。合作社按规定向全国劳工基金交20%的所得税,而一般企业仅交17%-18%,比一般企业高出2%-3%。2008年,仅平价合作社一家,就向劳工基金上缴了2000万元新币,相当于1.03亿元人民币。劳工基金经国会通过的法案设立,归国家劳工部管。合作社上缴的税收已成为该基金的重要来源。
五、为政府和雇主分担了压力。 在经济危机和自然灾害突然降临时,合作社通过自身的经营项目配合政府解决意外发生的社会问题,为多项慈善活动提供捐助,分担了政府压力,缓解了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