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企业破产时债务人偿债能力以什么财产数额为基础?
发行时间:2011-09-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企业破产时债务人偿债能力以什么财产数额为基础?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于今年9月底起施行。

    司法解释第三条规定,债务人的资产负债表,或者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显示其全部资产不足以偿付全部负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债务人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但有相反证据足以证明债务人资产能够偿付全部负债的除外。

    据最高人民法院负责人介绍说,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是指债务人的实有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即通常所说的“资不抵债”或“债务超过”。资不抵债的着眼点是资债比例关系,考察债务人的偿还能力仅以实有财产为限,不考虑信用、能力等可能影响债务人清偿能力的因素,计算债务数额时,不考虑是否到期,均纳入债务总额之内。

    据介绍,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是对债务人客观偿债能力的判断,因此应当以债务人的真实财产数额为基础,如果当事人认为债务人的资产负债表,或者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记载的资产状况与实际状况不符,应当允许当事人提交相应证据予以证明,推翻资产负债表、审计报告或者资产评估报告的结论。

    司法解释第四条还规定,债务人账面资产虽大于负债,但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因资金严重不足或者财产不能变现等原因,无法清偿债务;()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且无其他人员负责管理财产,无法清偿债务;()经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无法清偿债务;()长期亏损且经营扭亏困难,无法清偿债务;()导致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的其他情形。

企业破产时债务人偿债能力以什么财产数额为基础?
发行时间:2011-09-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企业破产时债务人偿债能力以什么财产数额为基础?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于今年9月底起施行。

    司法解释第三条规定,债务人的资产负债表,或者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显示其全部资产不足以偿付全部负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债务人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但有相反证据足以证明债务人资产能够偿付全部负债的除外。

    据最高人民法院负责人介绍说,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是指债务人的实有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即通常所说的“资不抵债”或“债务超过”。资不抵债的着眼点是资债比例关系,考察债务人的偿还能力仅以实有财产为限,不考虑信用、能力等可能影响债务人清偿能力的因素,计算债务数额时,不考虑是否到期,均纳入债务总额之内。

    据介绍,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是对债务人客观偿债能力的判断,因此应当以债务人的真实财产数额为基础,如果当事人认为债务人的资产负债表,或者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记载的资产状况与实际状况不符,应当允许当事人提交相应证据予以证明,推翻资产负债表、审计报告或者资产评估报告的结论。

    司法解释第四条还规定,债务人账面资产虽大于负债,但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因资金严重不足或者财产不能变现等原因,无法清偿债务;()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且无其他人员负责管理财产,无法清偿债务;()经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无法清偿债务;()长期亏损且经营扭亏困难,无法清偿债务;()导致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