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城镇集体工业(合作)联社的几个问题
仲子发
华东地区城镇集体工业经济理论讨沦会,这次是第四次讨论会了,会议开得一次比一次好。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结合在一起,共同探讨集体工业经济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不但使很多理论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而且对集体工业的实际工作也起了指导和推动作用。我们上海市手工业合作联社全力支持华东集体工业经济理论讨论会持续下去。并且在会后,要把论文和调查报告,汇编成书,这本书是很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它记载着这个时期集体工业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是很好的史料,应当受到重视。
这次来参加第四次理论讨论会,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作为一个与会者,我对建立城镇集体工业(或合作)联社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恢复和建立城镇集体工业(合作)联社的客观必要性
恢复和建立各级城镇集体工业(合作)联社是客观的需要,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有人认为:基层集体工业企业是独立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把企业搞活,现在恢复和建立联社没有必要。这种看法是不切实际的。事实上,集体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不是轻而易举的,轻视,排斥集体经济,侵占和平调集体企业的资财,不是个别的现象,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很好地贯彻执行全民、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发展城镇集体工业经济,必须有一个为维护集体企业所有权和合法权益讲话的代言人,这个代言人就是联社。联社不仅要维护集体企业的正当权益,自己的资财不受侵犯,而且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对城镇集体经济的政策,积极主动向党和政府反映集体企业和职工的意见和正当要求,使联社成为党和政府同集体企业和职工紧密联系的桥梁。
集体企业的基础一般比较差,规模小,资金少,设备差,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依靠单个企业的力量,有很多问题是堆以解决的。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中,集体企业的竞争能力也是很差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很好地发展集体工业经济,必须依靠联合的力量,这个联合力量的体现者就是联社。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基层企业要搞活,宏观管理要加强,也寓不开联社的组织指导和帮助。因此,建立联社不仅是大力发展集体工业生产的需要,而且有利于搞活企业和加强对集体经济的宏观管理。所以,无论从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看,建立联社是完全必要的。
二,城镇集体工业(合作)联社的性质和职能
集体工业(合作)联社是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组成的群众性联合经济组织,是下级联社秘企业的领导机构。联社在组织上具有群众性,在管理上具有民主性,它具有管理和服务双重职能。这是由集体经济联合组织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首先,联社具有服务的职能,它以自己拥有的财力和物力,通过开展各种经济活动,可以更好地为基层企业服务,协助基层企业解决生产经营方面不能解决的问题,促进集体企业的发展。因此,联社本身实际上是一定范围内组成的经济团体,具有法人资格。其次,联社在社务,业务、财务方面具有管理的职能。但是,这种管理的性质和方式与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有根本区别,联社管理是民主管理,管理的方式是由职工(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领导机构——理事会,理事会根据大会通过的章程和决议赋予的职权开展日常工作。
三、集体工业(合作)管理体制的改革
目前城镇集体工业现行的管理体制是,各级合作联社和二轻(或手工业)局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机构”。这种管理体制,虽对统一安排供产销有一定方便,但也容易按全民企业办法管理集体企业,难以充分发挥集体企业的作用,不符合政企分开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城市的特别是大中城市的二轻局和手工业合作联社可采取“两块牌子、一套半机构、有分有合”的管理体制,既保持现有的供产销渠道和必要的行政干预手段,又保持手工业联社在社务活动上相对的独立性。这样,局和联社在管理方面,可以做到该分的分,该合的合,有分有合。
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有关行业发展规划,技术引进和改造,产品质量和新产品开发,生产安排和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和价格管理以及技术培训,不分全民与集体企业,仍由局行政统一管理。有关开展各级联社和集体企业的社务活动,维护集体企业的所有权和合法权益,财务管理和税后利润分配,指导和组织贯彻党和国家对城镇<轻工)集体经济政策,管理联社直接举办的服务性的企事业单位,管理劳动工资和集体福利以及制订集体企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等各项体现集体经济特点的工作,归联社管理.
四、联社要有稳定的机构与干部队伍
联社的机构要稳定,这样有利于集体经济的发展。配备的干部要精简,以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联社的领导人员,按照民主管理的原则,必须由联社范围内的职工(社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人员配备要坚持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和领导人员新老交替的原则。领导班子的干部年令应有梯形结构。少数长期从事集体经济工作,健康状况较好的干部年令上应当适当放宽,以利联社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五、城镇集体工业(合作)联社的名称
手工业合作联社的名称,来源于五十年代对个体手工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手工业合作组织联合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经济组织,以后一直沿用至今。事实上,目前很多集体企业已摆脱了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实现了机械化、半自动化,有的已采用了微电脑,激光等先进技术。很多手工业集体企业生产的产品也不是过去的日用小商品或工艺美术品,而是社会化的大商品。因此,还称为“手工业”已经名不符实了,确实可以改名为城镇集体工业联社或工业合作联社。最近,经上级批准,上海市手工业合作联社的“手”字去掉,改名为“上海市工业合作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