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沈阳集体企业股份制理论讨论会介绍
发行时间:1986-08-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沈阳集体企业股份制理论讨论会介绍

    沈阳市机械工业管理局不久前举行了集体企业股份制理论讨论会。一些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就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第一,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有无客观必然性?与会同志大多持肯定意见,他们认为,股份制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兴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并非资本主义的特殊产物。集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股份制则是集资的一种有效办法。这几年我国出现了许多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经济联合,股份制是联合的一种比较好的形式。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之间,通过各种形式吸收集团投资入股或个人投资久股,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横向流动与合理组合,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协作。

    股份制从根本上坚持了集体所有制的性质。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由劳动者共同集资、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经营的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组织。过去国家对集体企业的管理,从生产到收入分配,实际上是‘参照全民’,没有真正按照集体经济的特点办事。现在,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企业职工拥有企业部分股份,为集体企业真正拥有所有权、经营自主权和分配自主权提供了前提条件,这正是恢复和完善企业的集体所有制性质所必需的。

    第二,关于集体企业职工股份收入的性质问题,与会同志提出一些不同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按股分配仍然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一方面集体股在职工间的划分依据是职工的工龄、职务,出勤等,即大体是根据职工过去的劳动成果形成的。在他们各自当前劳动贡献与过去的劳动贡献无大差别的条件下,职工根据集体股份额的多少得到的收入,也就与他们当前劳动贡献的大小大体保持一定的比例。另方面职工个人投资入股只占企业股份的很小一部分,这种股份给职工带来的收入只占职工收入的很小一部分。从总体看,职工收入基本上是以按劳分配原则为根据的。

    一种观点认为,按股分配就是按资分配。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乎较低,生产资料和资金还很不丰富,对生产资料和资金的使用只能是有偿的,这样才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也有人进而把按资分配看作按劳分配的一种并存形式。他们认为,由于公有化程度不同,劳动者报酬的支付形式也不应相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外,还应该允许其他少量的非按劳分配形式存在。集体企业全体职工作为企业的劳动者,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统一,个人和利益不仅要和个人劳动挂钩,还要和企业经营成果以及企业费产损益挂钩,这样才符合全面物质利益原则。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新增价值是由活劳动所创造的,而物

化劳动只能转移旧价值,不能自身增殖。资金本身不能产生红利,因而不能把按股分配看作是按劳分配的延伸。

    会上提出,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关于股票问题。目前股票不能进入流通领域,今后是否可以,如何开辟股票交易所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在实行股份制前,需要进行清产核资,如何科学地合理地评估企业资产?

    实行股份制后,企业管理体制如何改革,有无必要设立股东大会和董事会?

    实行股份制还涉及财政金融、经济立法、流通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如税收体制,信贷体制、完善的市场体系,以及企业破产法,社会保险制度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从理论到实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杨  滨)

    (人民日报6月23日)

沈阳集体企业股份制理论讨论会介绍
发行时间:1986-08-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沈阳集体企业股份制理论讨论会介绍

    沈阳市机械工业管理局不久前举行了集体企业股份制理论讨论会。一些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就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第一,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有无客观必然性?与会同志大多持肯定意见,他们认为,股份制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兴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并非资本主义的特殊产物。集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股份制则是集资的一种有效办法。这几年我国出现了许多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经济联合,股份制是联合的一种比较好的形式。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之间,通过各种形式吸收集团投资入股或个人投资久股,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横向流动与合理组合,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协作。

    股份制从根本上坚持了集体所有制的性质。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由劳动者共同集资、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经营的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组织。过去国家对集体企业的管理,从生产到收入分配,实际上是‘参照全民’,没有真正按照集体经济的特点办事。现在,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企业职工拥有企业部分股份,为集体企业真正拥有所有权、经营自主权和分配自主权提供了前提条件,这正是恢复和完善企业的集体所有制性质所必需的。

    第二,关于集体企业职工股份收入的性质问题,与会同志提出一些不同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按股分配仍然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一方面集体股在职工间的划分依据是职工的工龄、职务,出勤等,即大体是根据职工过去的劳动成果形成的。在他们各自当前劳动贡献与过去的劳动贡献无大差别的条件下,职工根据集体股份额的多少得到的收入,也就与他们当前劳动贡献的大小大体保持一定的比例。另方面职工个人投资入股只占企业股份的很小一部分,这种股份给职工带来的收入只占职工收入的很小一部分。从总体看,职工收入基本上是以按劳分配原则为根据的。

    一种观点认为,按股分配就是按资分配。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乎较低,生产资料和资金还很不丰富,对生产资料和资金的使用只能是有偿的,这样才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也有人进而把按资分配看作按劳分配的一种并存形式。他们认为,由于公有化程度不同,劳动者报酬的支付形式也不应相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外,还应该允许其他少量的非按劳分配形式存在。集体企业全体职工作为企业的劳动者,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统一,个人和利益不仅要和个人劳动挂钩,还要和企业经营成果以及企业费产损益挂钩,这样才符合全面物质利益原则。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新增价值是由活劳动所创造的,而物

化劳动只能转移旧价值,不能自身增殖。资金本身不能产生红利,因而不能把按股分配看作是按劳分配的延伸。

    会上提出,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关于股票问题。目前股票不能进入流通领域,今后是否可以,如何开辟股票交易所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在实行股份制前,需要进行清产核资,如何科学地合理地评估企业资产?

    实行股份制后,企业管理体制如何改革,有无必要设立股东大会和董事会?

    实行股份制还涉及财政金融、经济立法、流通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如税收体制,信贷体制、完善的市场体系,以及企业破产法,社会保险制度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从理论到实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杨  滨)

    (人民日报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