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包括“决”和“策”。“决”就是做决定、做决断;“策”就是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出主意、想办法。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做出的决策。策略是在战略指导下为战略服务的。战略和策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落实战略需要正确的策略并予以执行,确保不偏向、不走样。自控决策就是自己决定战略或策略,即自主抉择或自决。自决的另一个含义是自杀,所以千万不能失误。决策失误后你会发现自己正站在一艘下沉的船上,眼看着日渐衰败却回天乏术。
迈克·弗林特(Mike Flint)是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的私人飞行员,他在事业上有很多追求。一次,他和巴菲特探讨职业生涯目标。巴菲特首先让他写下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25个目标,然后让他审视一下这张清单,圈出他认为最重要的5个。现在,弗林特有了两张清单:一张是他认为自己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5个目标,另一张是另外20个他觉得比较重要的目标。
巴菲特问弗林特:“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么?”弗林特回答道:“知道了。我现在会马上开始着手实现这5个目标。至于另外20个,并没有那么紧急,所以可以放在闲暇的时间去做,然后慢慢把它们实现。”巴菲特说:“不,弗林特,你搞错了。那些你没有圈出来的目标不是你应该在闲暇时间慢慢完成的事,而是你应该尽全力避免去做的事,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它们,不去花任何的时间和注意力在它们上面。”
巴菲特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专注”,他告诫投资人:“重要的不是他到底知道什么,而是他是否真正明白自己到底不知道什么。只要能够尽量避免犯重大的错误,投资人只需要做很少几件正确的事情就足以成功了。”
保持定力对决策十分重要。当你内心有笃定的声音告诉自己,你真的有想做的事,并且愿意为此付出代价时,就坚持不懈地去做吧。
选择你所担当的,承担你所选择的,先要努力做对选择。管理者尤其是决策者,应当是企业的主心骨、定盘星,在关键时刻如定海神针,给人安全感、信赖感。一旦拿定主意,就有力排众议的定力,有风雨无阻的毅力和笃信前行的能力。盲目跟风,轻则竹篮打水,重则全军覆没。
华为在创新的路上有过很多教训。任正非多次提到,华为长期坚持的战略是基于“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战略,是从不离开传统去盲目创新,而是基于原有的存在去开放、去创新。鲜花长好后,又成为新的牛粪。华为要永远在存在的基础上创新。“我从来不主张凭空创造出一个东西、好高骛远地去规划一个未来看不见的情景,我认为要踩在现有的基础上前进。……我们坚持在牛粪上去长出鲜花来,那就是一步一步地延伸。我们以通信电源为起步,逐步地扩展开。我们不指望天上掉下林妹妹。”
华为30年坚持聚焦主航道,抵制一切诱惑;坚持不走捷径,拒绝机会主义,踏踏实实,长期投入,厚积薄发;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坚持聚焦主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任正非清楚地认识到,“不是做什么事好、做什么事不好,关键在于有无核心竞争力”。30几年来,华为在突出主业时心无旁骛,不搞金融,不炒房地产,得益于一条路走到底的坚持。任正非说:“我只想做好我这块长板,然后再找别人的长板拼起来,这样就是一个高桶了。”
核心竞争力是立世之本,它往往是指能做别人做不了的事,能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能将市场、客户的价值与制造商、供应商融为一体的特殊能力。企业为什么要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因为事物的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方向;次要矛盾则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主要矛盾上,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因为企业及其管理者的视野和能力有限,尤其是控制力,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控制力不一定同向变化。所以,选择一定要与企业的目标相连、与初心相关,千万不要心猿意马或好高骛远,更不能只用利益的标准来衡量目标的得失。设立企业不只是为了“赚钱”,围绕目标的兴趣专研、专业拓展、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才能使你的企业或你的人生拥有更多可能。
园丁的经验是把多余的枝条剪去,以使树木茁壮成长。成功的经验是看准了一项适合自己的重要事业,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用心而不散乱,凝神而不分心。“庖丁解牛”的典故说明了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复杂的事情简单做,成就专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成就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成就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