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避免坠落“乱对策”的自我封闭心智中
发行时间:2022-12-15
网站编辑:李敏
来源:互联网

严守规矩,才能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例如,依法纳税是义务,但纳什么税、纳多少税、如何最少纳税,始终是纳税人最关心的。纳税人与征税人的博弈,成为税收征管、行为经济、内部控制共同关注的话题。从企业(纳税人)的角度分析,税费风险通常是指涉税行为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损益的可能性。纳税人的风险等级一般会被分为4个等级:无风险、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企业如果被税务部门列为“风险纳税人”的话,说明企业在税务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利用税收洼地降低税负是一种筹划的形式。但不同的洼地税收优惠不同,要了解清楚具体哪些税收优惠,而不是在不清楚具体政策情况就乱搞“对策”。管理活动不是道听途说,管理者应当摆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囧境,避免坠落“乱对策”的自我封闭心智之中。某科技公司某年账面利润太大,找到了一家财税中介筹划,到某园区注册了10多个独资企业,向该科技公司开具了大量“技术服务费”的发票来冲抵利润,税负当时确实降下来了,但风险也来了,第二年当地税务局在纳税评估时发现了这些疑点问题,经查得知该企业人为虚列费用近5000万元,依法要求企业纳税调增,补缴了企业所得税等千万元。

与政策对抗是一种的罪恶心理,体现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大打折扣。即使面临检查,也会充分准备、精心造假,瞒天过海。即便走漏了风声,也有办法“顺理成章”蒙混过关。通过合规性等警示教育,其作用就在于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某税务检查人员在检查B公司“管理费用”凭证和账簿时,发现一张增值税普通发票,开票单位为“XX电子经营部”,货物或应税劳务、服务名称为“咨询费”,金额为29999元,未见相关合同、协议。询问该单位财务人员,财务人员回答是:管理咨询费。检查人员查询“XX电子经营部”相关注册信息,发现该经营部为小规模纳税人,经营范围为电子产品销售,显然与咨询服务不符。由于该发票所记载的业务并不存在,为虚开发票。最终,该单位由于虚列费用导致少缴的企业所得税被追缴、并被处以少缴税款0.5倍罚款。

在社会上立足,请自我审视,做人做事,能不能群居不倚,独立不惧?尤其是企业高管,不能以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不问具体情形,跟风进入不熟悉却可能取得高收益的领域,最终自取其辱,自惭形愧。要在市场中赚钱,你必须独立思考,亦步亦趋是无法赚到钱的,众所周知的事情早就体现在价格上,做别人都在做的事情最多给你带来平均的结果。所以,你必须学会获取或了解其他人无法获取或了解的信息,并具有分析信息的独特方法,当其他人都是错的、只有你是正确的时候,要勇气逆流而上,决不人云亦云。

迷失自我就是自己让自己迷失了方向或目标,搞得失魂落魄。有些人没有目标,不想独立,其所思所想受外界干扰,拾人涕唾。习惯依赖群体的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迷失自我,慢慢失去主见,迎合群体。你的身体在行走,你的灵魂却在沉睡,被别人的节奏牵着走,成为被讨厌的那种人。那些精神操纵者往往会以希望和暗示,激起被操纵者的虚荣心和好胜心,以致盲目行动,例如传销活动、洗脑举动等,其本质就是用一切手段将符合某种利益的虚假认识与思想去灌输给他人,诱使你在别人的世界里迷失自我。一旦上当才自愧自责,悔不当初。迷失自我的本质是无知无觉或不知不觉,而聪明的本质就在于有知有觉或自知自觉。

百年前的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曾细致描述了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分析了人们在群聚状态下的心理、道德、行为特征,解释了为何群体往往呈现出“盲目”“冲动”“狂热”“轻信”的特点。主导群体的不是逻辑思维,而是感性的形象思维,栩栩如生的形象或场景往往能给群体带来冲击,从而成为行为动机。群体成员彼此间通过暗示、情感传染等加快了无意识个性的显现,人们立即将接受暗示的思想外化为成自身行为趋向。群体感情的狂暴,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是肯定——以及因为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动。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尤其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打破时空界限以后,谣言经过众人之口会变得具有“信服力”,如2011年的抢盐闹剧,尽管政府媒体都正式辟谣“碘盐并不能预防核辐射”,但是这场风波还是持续了近一个月。类似事件古今中外依然时有发生。

在群体活动中,请扪心自问,你有没有盲从,显得丢魂失魄?盲从就是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丢魂失魄是指没头脑,无主见,失去主宰。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极度惊慌、心神不宁的样子。

    有意识的主动思考与无意识的被动接受,结果大相径庭。目标传染既可以感染自觉自律,也可能感染自我放纵。人的大脑会把他人的目标和行为整合到自己的思想中,甚至懒惰到简单跟风、盲目顺从、模仿别人成为另一个“自我”。反之亦然,你的行为也会影响其他人,每个选择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种鼓舞或诱惑。实际上人们一直在寻找的,却是原本自身已拥有的,但还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难以如愿以偿的内在原因了。
避免坠落“乱对策”的自我封闭心智中
发行时间:2022-12-15
网站编辑:李敏
  
来源:互联网

严守规矩,才能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例如,依法纳税是义务,但纳什么税、纳多少税、如何最少纳税,始终是纳税人最关心的。纳税人与征税人的博弈,成为税收征管、行为经济、内部控制共同关注的话题。从企业(纳税人)的角度分析,税费风险通常是指涉税行为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损益的可能性。纳税人的风险等级一般会被分为4个等级:无风险、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企业如果被税务部门列为“风险纳税人”的话,说明企业在税务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利用税收洼地降低税负是一种筹划的形式。但不同的洼地税收优惠不同,要了解清楚具体哪些税收优惠,而不是在不清楚具体政策情况就乱搞“对策”。管理活动不是道听途说,管理者应当摆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囧境,避免坠落“乱对策”的自我封闭心智之中。某科技公司某年账面利润太大,找到了一家财税中介筹划,到某园区注册了10多个独资企业,向该科技公司开具了大量“技术服务费”的发票来冲抵利润,税负当时确实降下来了,但风险也来了,第二年当地税务局在纳税评估时发现了这些疑点问题,经查得知该企业人为虚列费用近5000万元,依法要求企业纳税调增,补缴了企业所得税等千万元。

与政策对抗是一种的罪恶心理,体现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大打折扣。即使面临检查,也会充分准备、精心造假,瞒天过海。即便走漏了风声,也有办法“顺理成章”蒙混过关。通过合规性等警示教育,其作用就在于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某税务检查人员在检查B公司“管理费用”凭证和账簿时,发现一张增值税普通发票,开票单位为“XX电子经营部”,货物或应税劳务、服务名称为“咨询费”,金额为29999元,未见相关合同、协议。询问该单位财务人员,财务人员回答是:管理咨询费。检查人员查询“XX电子经营部”相关注册信息,发现该经营部为小规模纳税人,经营范围为电子产品销售,显然与咨询服务不符。由于该发票所记载的业务并不存在,为虚开发票。最终,该单位由于虚列费用导致少缴的企业所得税被追缴、并被处以少缴税款0.5倍罚款。

在社会上立足,请自我审视,做人做事,能不能群居不倚,独立不惧?尤其是企业高管,不能以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不问具体情形,跟风进入不熟悉却可能取得高收益的领域,最终自取其辱,自惭形愧。要在市场中赚钱,你必须独立思考,亦步亦趋是无法赚到钱的,众所周知的事情早就体现在价格上,做别人都在做的事情最多给你带来平均的结果。所以,你必须学会获取或了解其他人无法获取或了解的信息,并具有分析信息的独特方法,当其他人都是错的、只有你是正确的时候,要勇气逆流而上,决不人云亦云。

迷失自我就是自己让自己迷失了方向或目标,搞得失魂落魄。有些人没有目标,不想独立,其所思所想受外界干扰,拾人涕唾。习惯依赖群体的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迷失自我,慢慢失去主见,迎合群体。你的身体在行走,你的灵魂却在沉睡,被别人的节奏牵着走,成为被讨厌的那种人。那些精神操纵者往往会以希望和暗示,激起被操纵者的虚荣心和好胜心,以致盲目行动,例如传销活动、洗脑举动等,其本质就是用一切手段将符合某种利益的虚假认识与思想去灌输给他人,诱使你在别人的世界里迷失自我。一旦上当才自愧自责,悔不当初。迷失自我的本质是无知无觉或不知不觉,而聪明的本质就在于有知有觉或自知自觉。

百年前的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曾细致描述了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分析了人们在群聚状态下的心理、道德、行为特征,解释了为何群体往往呈现出“盲目”“冲动”“狂热”“轻信”的特点。主导群体的不是逻辑思维,而是感性的形象思维,栩栩如生的形象或场景往往能给群体带来冲击,从而成为行为动机。群体成员彼此间通过暗示、情感传染等加快了无意识个性的显现,人们立即将接受暗示的思想外化为成自身行为趋向。群体感情的狂暴,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是肯定——以及因为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动。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尤其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打破时空界限以后,谣言经过众人之口会变得具有“信服力”,如2011年的抢盐闹剧,尽管政府媒体都正式辟谣“碘盐并不能预防核辐射”,但是这场风波还是持续了近一个月。类似事件古今中外依然时有发生。

在群体活动中,请扪心自问,你有没有盲从,显得丢魂失魄?盲从就是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丢魂失魄是指没头脑,无主见,失去主宰。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极度惊慌、心神不宁的样子。

    有意识的主动思考与无意识的被动接受,结果大相径庭。目标传染既可以感染自觉自律,也可能感染自我放纵。人的大脑会把他人的目标和行为整合到自己的思想中,甚至懒惰到简单跟风、盲目顺从、模仿别人成为另一个“自我”。反之亦然,你的行为也会影响其他人,每个选择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种鼓舞或诱惑。实际上人们一直在寻找的,却是原本自身已拥有的,但还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难以如愿以偿的内在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