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发表文章认为,我国具备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基础条件有以下五点:
一是已有较完备的产业体系。我国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不仅钢铁、汽车等多种工业品产量和消费量居全球第一,计算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也全球领先,并在高速铁路、移动通讯等领域掌握了发展主动权。
二是创新型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8610亿元,占GDP比例达1.83%,比2005年提高了0.52个百分点;当年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国内发明专利达35.1万件,比上年增长36.1%,占授权发明专利总量的50.4%,首次超过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授权量。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杂交水稻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国家级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集聚和催化作用。
三是积累了规模庞大的人力资本,高校年均毕业生超过600万人,科技人力资源数量规模居世界第一。
四是庞大的内需市场为创新驱动转变提供了强大支撑。我国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阶段、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带来的投资和消费结构升级,蕴含着巨大的内需空间,将为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业体系提供强大支撑。
五是积累了集聚优势力量实现关键领域突破的经验和信心。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突破到第四代演进标准得到国际认可,我国的制度优势在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为下一步实现创新驱动转变增强了信心。
张晓强同时指出,我国实现创新驱动转变仍然面临很多制约:一是传统发展模式存在巨大惯性。二是有利于创新的资源配置机制还不完善。三是创新的组织模式还需优化。四是支持创新的市场环境不配套。五是创新文化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