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正文
积极推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3-09-13
来源:互联网
调整字号:

摘要:根据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各学会加强跨区域、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的要求,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会长严镇博、副会长贺凤杰、浦东新区国资委副主任王凯荣等一行9人于820,前往广东省城镇集体企业联社、广州市集体经济研究会、广州市二轻集体企业联社和江门市城镇集体企业联社学习考察。参加考察的同志对广东同行的积极探索、不懈努力、取得明显成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积极推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

——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赴广东学习考察报告

根据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各学会加强跨区域、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的要求,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会长严镇博、副会长贺凤杰、浦东新区国资委副主任王凯荣等一行9人于820,前往广东省城镇集体企业联社、广州市集体经济研究会、广州市二轻集体企业联社和江门市城镇集体企业联社学习考察。在广东学习考察期间,沪粤两地的同行结合自身实际,共同交流学会工作,畅谈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情况,探讨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做法、路径,以及集体资产运行、监管与共享利益等问题,取得了共识。参加考察的同志对广东同行的积极探索、不懈努力、取得明显成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争当地方政府助手,主动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创新

近几年来,广东省城镇集体企业联社(简称“广东省联社”)在为开创广东城镇集体企业发展的新局面花费了很大功夫。广东省联社主任舒海波介绍,广东省联社改革调整初见成效的原因之一,是积极主动争取政府部门制定改革指导意见,为推进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创造有利条件。2009年,广东省联社向省政府呈报《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集体企业调整、改革的工作意见》,建议全面铺开全省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2010年,向省政府提出了5个方面32条扶持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政策建议。2011年,形成《推进我省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建议》送省政府,省联社与省委政研室沟通和协商,起草关于加快推进广东省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原因之二,是按照省政府意见努力成为地、市联社的桥梁,推动改革试点,探索改革和调整的实现形式。2009年,广东省联社与广州、江门、阳江、茂名、韶关、汕头、潮州七个地级市政府及主管部门协商,选择50家城镇集体企业作为联系点,组织实施第一批改革试点工作,收到了预期效果。

二、构建新平台,打造广州轻工集体经济“总部”

成立于1954年的广州市二轻集体企业联社(简称“广州联社”),历史上曾与广州市二轻工业局合署办公。1998年广州轻工集团与二轻集团合并为新的广州轻工集团。原广州市二轻集体联社行政挂靠在广州轻工集团公司代管,按联社章程运作。在广州联社主任宋木祥简要介绍广州联社概况和发展思路后,广州联社常务副主任刘显明向上海同行详细介绍了联社的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经验。第一,以“拓展思路求突破,整合资源谋发展”为指导,积极履行“指导、维护、监督、协调、服务”职能。对属下的集体企业实施“两边归集”整合资源,解困发展。至2012年初,联社65户集体企业整合归类为经营效益良好、可继续发展,经营状况一般、资产可优化整合以及存在一定问题、维稳压力较大的三大类企业。针对轻工集体企业仍存在“多”(企业个数)、“微”(经济总量)、“散”(资源分布)和市场竞争能力不足的状况,联社理事会形成了《广州轻工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用资产作为纽带构建集体经济一体化运营平台,壮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为工作目标。第二,打造以穗联公司为发展平台的广州轻工集体经济“总部”。广州联社指导和帮助集体企业有效地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构建以联社全资运营企业穗联公司为发展平台,打造上规模、高效益、市场化运作的广州轻工集体经济“总部”,有效促进广州轻工集体经济健康快速的新发展。

三、求生存保稳定谋发展,创新地方特色手工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广东省江门市的集体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企业资不抵债、职工社保医保没有保障,下岗人员众多。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江门市城镇集体企业联社(简称“江门联社”)进行重组。江门联社主任林伟勤、副主任凌健能介绍,联社领导班子调整工作思路,明确“求生存、保稳定、谋发展”的方向;克服种种困难,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帮助。由于地域的特点,江门的手工业和工艺美术行业具有特色。江门联社按照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的部署,积极加强手工业和工艺美术行业管理。2008年,联社发起成立工艺美术协会;2011年,成立传统工艺家具专业委员会和珠宝玉石首饰专业委员会,为全市4000多家行业企业服务。协会成立后,成功举办了多项展览、活动。

四、高举维权旗帜,保障职工权益,推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

成立于1990年的广州市集体经济研究会(简称“广州研究会”),团体会员不乏知名企业,成员遍布全市轻工、冶金、交通、商业、航运、纺织和乡镇、街道各行各业。多年来,广州研究会团结全体会员贯彻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在宏观上为政府部门决策当参谋,在微观上为企业服务,在深化改革中积极推动新型集体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为广州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一是围绕党和政府有关集体经济的方针政策,调查研究、反复宣传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与社会上出现的集体经济“过时论”“消亡论”作斗争。二是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加强对集体经济深化改革的研究探索,解决、回答改革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高举依法维权的旗帜,维护集体资产,保障集体企业职工的合体权益。四是坚持面向基层,真心诚意为企业服务。

学习考察团的同志向广东同行交流了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的工作、上海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情况,并共同探讨了改革实践中影响集体企业发展的问题。大家表示,从广东的探索实践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做法中深受启发,增强了信心。学习考察也增进了沪粤两地同行的友谊,纷纷表示要加强联系、互通情况。大家认为,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创新发展集体经济,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要汲取广东的经验,共同推进中国特色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健康发展。

(执笔:骆德芸)

网站首页 >> 正文
积极推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3-09-13
来源:互联网

摘要:根据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各学会加强跨区域、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的要求,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会长严镇博、副会长贺凤杰、浦东新区国资委副主任王凯荣等一行9人于820,前往广东省城镇集体企业联社、广州市集体经济研究会、广州市二轻集体企业联社和江门市城镇集体企业联社学习考察。参加考察的同志对广东同行的积极探索、不懈努力、取得明显成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积极推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

——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赴广东学习考察报告

根据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各学会加强跨区域、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的要求,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会长严镇博、副会长贺凤杰、浦东新区国资委副主任王凯荣等一行9人于820,前往广东省城镇集体企业联社、广州市集体经济研究会、广州市二轻集体企业联社和江门市城镇集体企业联社学习考察。在广东学习考察期间,沪粤两地的同行结合自身实际,共同交流学会工作,畅谈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情况,探讨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做法、路径,以及集体资产运行、监管与共享利益等问题,取得了共识。参加考察的同志对广东同行的积极探索、不懈努力、取得明显成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争当地方政府助手,主动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创新

近几年来,广东省城镇集体企业联社(简称“广东省联社”)在为开创广东城镇集体企业发展的新局面花费了很大功夫。广东省联社主任舒海波介绍,广东省联社改革调整初见成效的原因之一,是积极主动争取政府部门制定改革指导意见,为推进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创造有利条件。2009年,广东省联社向省政府呈报《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集体企业调整、改革的工作意见》,建议全面铺开全省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2010年,向省政府提出了5个方面32条扶持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政策建议。2011年,形成《推进我省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建议》送省政府,省联社与省委政研室沟通和协商,起草关于加快推进广东省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原因之二,是按照省政府意见努力成为地、市联社的桥梁,推动改革试点,探索改革和调整的实现形式。2009年,广东省联社与广州、江门、阳江、茂名、韶关、汕头、潮州七个地级市政府及主管部门协商,选择50家城镇集体企业作为联系点,组织实施第一批改革试点工作,收到了预期效果。

二、构建新平台,打造广州轻工集体经济“总部”

成立于1954年的广州市二轻集体企业联社(简称“广州联社”),历史上曾与广州市二轻工业局合署办公。1998年广州轻工集团与二轻集团合并为新的广州轻工集团。原广州市二轻集体联社行政挂靠在广州轻工集团公司代管,按联社章程运作。在广州联社主任宋木祥简要介绍广州联社概况和发展思路后,广州联社常务副主任刘显明向上海同行详细介绍了联社的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经验。第一,以“拓展思路求突破,整合资源谋发展”为指导,积极履行“指导、维护、监督、协调、服务”职能。对属下的集体企业实施“两边归集”整合资源,解困发展。至2012年初,联社65户集体企业整合归类为经营效益良好、可继续发展,经营状况一般、资产可优化整合以及存在一定问题、维稳压力较大的三大类企业。针对轻工集体企业仍存在“多”(企业个数)、“微”(经济总量)、“散”(资源分布)和市场竞争能力不足的状况,联社理事会形成了《广州轻工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用资产作为纽带构建集体经济一体化运营平台,壮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为工作目标。第二,打造以穗联公司为发展平台的广州轻工集体经济“总部”。广州联社指导和帮助集体企业有效地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构建以联社全资运营企业穗联公司为发展平台,打造上规模、高效益、市场化运作的广州轻工集体经济“总部”,有效促进广州轻工集体经济健康快速的新发展。

三、求生存保稳定谋发展,创新地方特色手工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广东省江门市的集体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企业资不抵债、职工社保医保没有保障,下岗人员众多。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江门市城镇集体企业联社(简称“江门联社”)进行重组。江门联社主任林伟勤、副主任凌健能介绍,联社领导班子调整工作思路,明确“求生存、保稳定、谋发展”的方向;克服种种困难,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帮助。由于地域的特点,江门的手工业和工艺美术行业具有特色。江门联社按照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的部署,积极加强手工业和工艺美术行业管理。2008年,联社发起成立工艺美术协会;2011年,成立传统工艺家具专业委员会和珠宝玉石首饰专业委员会,为全市4000多家行业企业服务。协会成立后,成功举办了多项展览、活动。

四、高举维权旗帜,保障职工权益,推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

成立于1990年的广州市集体经济研究会(简称“广州研究会”),团体会员不乏知名企业,成员遍布全市轻工、冶金、交通、商业、航运、纺织和乡镇、街道各行各业。多年来,广州研究会团结全体会员贯彻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在宏观上为政府部门决策当参谋,在微观上为企业服务,在深化改革中积极推动新型集体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为广州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一是围绕党和政府有关集体经济的方针政策,调查研究、反复宣传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与社会上出现的集体经济“过时论”“消亡论”作斗争。二是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加强对集体经济深化改革的研究探索,解决、回答改革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高举依法维权的旗帜,维护集体资产,保障集体企业职工的合体权益。四是坚持面向基层,真心诚意为企业服务。

学习考察团的同志向广东同行交流了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的工作、上海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情况,并共同探讨了改革实践中影响集体企业发展的问题。大家表示,从广东的探索实践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做法中深受启发,增强了信心。学习考察也增进了沪粤两地同行的友谊,纷纷表示要加强联系、互通情况。大家认为,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创新发展集体经济,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要汲取广东的经验,共同推进中国特色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健康发展。

(执笔:骆德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