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晋中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强化政策扶持,立足实际,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充分利用农村集体自身资源条件、经营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受益,不仅为农业农村发展增了动力、添了活力,也让广大农民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抱团发展,创新合作模式。根据“地域相邻、条件相似、产业相近”原则,依托村村联合、村企联合、村社联合等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建立互赢合作关系,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坚持共同富裕,构建联农机制。依托“N+集体+农户”,通过土地合作、资金入股、技术培训、劳务用工等方式建立起紧密的联动带农机制,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集体经济的项目建设、生产经营、资产监管、收益分配上来,完善“多赢”利益联结机制,推行保护价收购、返利、按股分红、利润二次分红等收益分配方式,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严格监管,巩固改革成果。充分认识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作用,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巩固改革成果。积极推动农村产权交易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交易,降低交易成本,确保运作公开透明。利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和山西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测平台,每年对农村集体资产开展全面清查,经核对后录入“三资”监管平台,实现资产动态监管,推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开展民主监督;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常规审计、专项审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任期和离任审计工作,开展审计监督;纪检部门查处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开展纪检监察监督。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