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山东省多个县村为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以农村党组织为核心,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探索实行“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推动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农民受益,实现了合作社发展与党建工作的双赢。
庵上湖村原是一个无区位优势、无资源禀赋、无集体积累的“三无村”。该村党支部发起成立瓜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建立“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群众收入。2011年,全村仅瓜菜一项就实现纯收入600万元,户均3.5万元。
埠南头村原有的合作社,由于受资金、技术、管理等因素影响,普遍存在经营机制不活、利益联结不紧、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通过村党支部联系合作社,村干部联系示范户,党员联系社员的形式,既使社员的困难能在第一时间解决,新的政策信息能在第一时间了解,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大为提高,同时又使村干部加深了对群众的了解,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更加主动地为群众服务,增强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力。
昌乐县在总结庵上湖、埠南头等村的经验做法后,提出支部领办型、支部介入型、支部服务型三种组建类型,分类推进“党支部+合作社”工作。坚持党管合作社与合作社独立自主经营有机结合,按照“领导不主导、支持不把持、帮办不包办”的原则,村党组织重点发挥组织引导、监督保障、协调服务作用,推动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40家,有160个村推行“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先后为合作社落实项目46个,争取财政扶持860万元,协调金融贷款3600万元。经统计,92.5%的农户入社后收入增加,比未入社农户增收15%以上。
“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能把农村党支部的政治、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的市场、技术优势有机结合,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区域化发展。真正做到强村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