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正文
农村改革:激活发展动力源
发布时间:2017-03-14
来源:农民日报
调整字号:

    如何让农民的钱袋子更鼓、权利得到更好的维护和发展?如何让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更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如何让农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这些都是农村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杜鹰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一揽子的改革,都是属于给农村打下制度性基础的改革,是农村改革的‘深水区’和‘硬骨头’。”

    全国人大代表吴东良提出,农村改革最重要的是激活农村土地要素。要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促进农村土地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建议,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平台,通过资产评估、产权交易、信用和融资担保、资产管理、风险补偿等“一条龙”的专业化服务,搞活土地经营权,破解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

    完善价格机制:改革不合理的农业供给结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认为:“目前我国粮食价格是三种制度并存,水稻、小麦是托底收购价;棉花实行目标价格补贴,是部分程度的价补分离;玉米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建议实行价补分离,按土地面积补贴,与品种脱钩,简单透明,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农民从各地的比较优势出发,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强调,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上。如果农民满意而市场不接受,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就依然要调整。

    释放“双创”活力:为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全国政协委员杨志明建议:“要像扶持‘海归’那样扶持‘城归’。可以将国家扶持小微企业、农副产品就地加工、革命老区旅游开发、精准扶贫等优惠政策进行集成,集中释放形成磁场效应;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用地作出统筹安排,可以依托现有各类园区,盘活闲置厂房等存量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在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方面提出,一方面要加大鼓励政策,吸引青年人才特别是农村出来的青年返乡创业;另一方面要在社会上营造氛围,觉得农业是个体面的职业,值得去扎根创业。

网站首页 >> 正文
农村改革:激活发展动力源
发布时间:2017-03-14
来源:农民日报

    如何让农民的钱袋子更鼓、权利得到更好的维护和发展?如何让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更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如何让农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这些都是农村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杜鹰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一揽子的改革,都是属于给农村打下制度性基础的改革,是农村改革的‘深水区’和‘硬骨头’。”

    全国人大代表吴东良提出,农村改革最重要的是激活农村土地要素。要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促进农村土地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建议,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平台,通过资产评估、产权交易、信用和融资担保、资产管理、风险补偿等“一条龙”的专业化服务,搞活土地经营权,破解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

    完善价格机制:改革不合理的农业供给结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认为:“目前我国粮食价格是三种制度并存,水稻、小麦是托底收购价;棉花实行目标价格补贴,是部分程度的价补分离;玉米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建议实行价补分离,按土地面积补贴,与品种脱钩,简单透明,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农民从各地的比较优势出发,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强调,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上。如果农民满意而市场不接受,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就依然要调整。

    释放“双创”活力:为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全国政协委员杨志明建议:“要像扶持‘海归’那样扶持‘城归’。可以将国家扶持小微企业、农副产品就地加工、革命老区旅游开发、精准扶贫等优惠政策进行集成,集中释放形成磁场效应;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用地作出统筹安排,可以依托现有各类园区,盘活闲置厂房等存量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在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方面提出,一方面要加大鼓励政策,吸引青年人才特别是农村出来的青年返乡创业;另一方面要在社会上营造氛围,觉得农业是个体面的职业,值得去扎根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