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发改委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并回应热点问题。新闻发言人赵辰昕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同时,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表现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分析观察。
一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6%。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8%,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8个百分点。服务业引领带动作用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有序推进。年初确定的“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较好。钢铁、煤炭去产能的年度任务超额完成,商品房库存水平持续下降,市场化债转股和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实体经济成本有所下降,重点领域补短板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三是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削减了90%,市场形成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比例已经超过97%。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开展证照分离的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激发了微观主体活力,优化了市场营商环境。
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推进首批28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平均每天新设企业达到1.5万户,比2015年多增3000户,活跃度始终保持在70%左右。
五是改革开放实现新的突破。一批国际产能合作和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国企、投融资、价格等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盐业体制改革、国有林场林区改革、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体制等改革措施陆续出台。
六是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叠加效应明显。各地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步伐加快。以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轴带布局趋于完善,自贸区、国家级新区、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创新示范效用不断释放,新增长点、增长极加快形成。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
七是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完成249万人易地扶贫搬迁、600万套棚户区改造任务,社会保障和救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