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正文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激活农业内生发展动力
发布时间:2017-02-09
来源:央视新闻网
调整字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日前发布。这份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中央财办副主任唐仁健接受记者专访时,全面解读了该文件精神。

主要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出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突出的是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侧入手、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从根子上解决这些矛盾问题。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两大板块:结构调整和改革。中央一号文件第一部分就提到要优化产业结构,共分九条,谈到了要发展优质牧草、谈到了要发展规模化养殖业、谈到了要加强食品安全建设,要建立全程可追溯的综合服务平台、谈到要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行生产加工一体化运作,以此实现农业的专业户、标准化、集约化生产,该部分最后一节,则提到了要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业对外合作。培育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而改革的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三大激活”——激活市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等重要举措。激活要素。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等重大政策举措。激活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吸引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新等政策措施。

政策支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整合撬动财政资金。文件把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作为推进改革的重大举措,在用地、融资、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确保农业农村投入,一方面是确保增量,文件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另一方面是下功夫用好用活存量,做好整合和撬动两篇大文章。整合,就是通过对存量资金进行统筹整合,集中力量把最该办的事办好。文件提出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推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环节源头整合改革,探索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撬动,就是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作为药引子,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文件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奖代补和贴息、建立担保机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措施。

    亮点举措:盘活集体建设用地,打造田园综合体。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旺盛。因此,文件提出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文件强调,要认真总结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在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维护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权,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文件还要求,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育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
 

网站首页 >> 正文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激活农业内生发展动力
发布时间:2017-02-09
来源:央视新闻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日前发布。这份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中央财办副主任唐仁健接受记者专访时,全面解读了该文件精神。

主要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出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突出的是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侧入手、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从根子上解决这些矛盾问题。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两大板块:结构调整和改革。中央一号文件第一部分就提到要优化产业结构,共分九条,谈到了要发展优质牧草、谈到了要发展规模化养殖业、谈到了要加强食品安全建设,要建立全程可追溯的综合服务平台、谈到要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行生产加工一体化运作,以此实现农业的专业户、标准化、集约化生产,该部分最后一节,则提到了要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业对外合作。培育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而改革的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三大激活”——激活市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等重要举措。激活要素。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等重大政策举措。激活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吸引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新等政策措施。

政策支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整合撬动财政资金。文件把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作为推进改革的重大举措,在用地、融资、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确保农业农村投入,一方面是确保增量,文件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另一方面是下功夫用好用活存量,做好整合和撬动两篇大文章。整合,就是通过对存量资金进行统筹整合,集中力量把最该办的事办好。文件提出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推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环节源头整合改革,探索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撬动,就是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作为药引子,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文件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奖代补和贴息、建立担保机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措施。

    亮点举措:盘活集体建设用地,打造田园综合体。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旺盛。因此,文件提出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文件强调,要认真总结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在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维护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权,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文件还要求,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育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