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正文
杨镇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7-02-07
来源:互联网
调整字号: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因此,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项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同时,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也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坚强后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村级党组织无钱办事、提高服务群众能力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基本情况

  201212月,大理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从2013年开始,通过5年的努力,使全州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力争80%以上的村集体经营性年收益达到2万元以上,基本消除“空壳村”等具体目标。

  文件下发后,我州主要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加快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是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导。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县市也根据文件精神,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机构,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领导。二是加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投入。意见提出:各县市财政从2013年起,每年安排不低于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村级发展集体经济。三是强化党组织书记选拔与培训。结合2013年、2016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致富技能、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等方面培训。四是分批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为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各县市列出时间表、制定任务书,分期分批实施“脱壳”计划,州、县还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列入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2013年,大理州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有503个村,占47.8%。通过2013201420152016年四年的努力,大理州1072个村委会中,有村级集体经济的有998个村,占93.1%,目前还有74个空壳村今年有望“脱壳”。

  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策和措施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无思路则无出路。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于全局工作的重要性,掀起村级集体经济建设热潮。另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各种措施,对基层干部进行全覆盖辅导培训,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基础,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具体而言,关键是要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的综合素质。一是要优化农村基层组织,不断提升村级基层组织的整体素质。二是要加强农村“致富能人”的培养,为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三是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一方面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虽然全州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一系列减、优、免、补的政策措施,但这些措施实际操作过程中仅仅只停留在文件上,相关职能部门在落实中还是沿用老办法、执行旧政策,村集体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困难重重。另一方面要加大公共财政向村集体的倾斜幅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加大公共财政向村级的倾斜幅度势在必行。

  四是多措并举,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着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1.直接经营投资。直接经营投资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发展形式,是一种粗放发展类型。但这种发展形势存在投资形式不规范、风险大等诸多问题,甚至会因为管理不善导致发展失败,同时分散了村干部的精力,增加了村干部的负担。

    2.整合利用资源。这是村集体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和现有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最为有效的方法,这种发展形势一旦投入使用,所产生的效益一般时间长、收入稳定。但也存在因为合同、协议签订不规范产生纠纷,或资源枯竭收入中断等问题。

    3.创新经营理念。这是村集体通过盘活各种集体资产,创新经营理念,促使村级集体经济获得增长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发展方式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党组织带头人组织实施。

    4.发展“股份合作经济”。这是由村党组织领头创办集体经济实体,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项目,以及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由该集体经济实体代表村集体参股经营,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的有效方式,也是目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潜力最大、空间最大的一种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大理州委组织部)

网站首页 >> 正文
杨镇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7-02-07
来源:互联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因此,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项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同时,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也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坚强后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村级党组织无钱办事、提高服务群众能力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基本情况

  201212月,大理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从2013年开始,通过5年的努力,使全州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力争80%以上的村集体经营性年收益达到2万元以上,基本消除“空壳村”等具体目标。

  文件下发后,我州主要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加快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是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导。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县市也根据文件精神,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机构,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领导。二是加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投入。意见提出:各县市财政从2013年起,每年安排不低于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村级发展集体经济。三是强化党组织书记选拔与培训。结合2013年、2016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致富技能、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等方面培训。四是分批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为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各县市列出时间表、制定任务书,分期分批实施“脱壳”计划,州、县还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列入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2013年,大理州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有503个村,占47.8%。通过2013201420152016年四年的努力,大理州1072个村委会中,有村级集体经济的有998个村,占93.1%,目前还有74个空壳村今年有望“脱壳”。

  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策和措施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无思路则无出路。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于全局工作的重要性,掀起村级集体经济建设热潮。另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各种措施,对基层干部进行全覆盖辅导培训,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基础,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具体而言,关键是要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的综合素质。一是要优化农村基层组织,不断提升村级基层组织的整体素质。二是要加强农村“致富能人”的培养,为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三是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一方面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虽然全州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一系列减、优、免、补的政策措施,但这些措施实际操作过程中仅仅只停留在文件上,相关职能部门在落实中还是沿用老办法、执行旧政策,村集体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困难重重。另一方面要加大公共财政向村集体的倾斜幅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加大公共财政向村级的倾斜幅度势在必行。

  四是多措并举,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着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1.直接经营投资。直接经营投资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发展形式,是一种粗放发展类型。但这种发展形势存在投资形式不规范、风险大等诸多问题,甚至会因为管理不善导致发展失败,同时分散了村干部的精力,增加了村干部的负担。

    2.整合利用资源。这是村集体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和现有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最为有效的方法,这种发展形势一旦投入使用,所产生的效益一般时间长、收入稳定。但也存在因为合同、协议签订不规范产生纠纷,或资源枯竭收入中断等问题。

    3.创新经营理念。这是村集体通过盘活各种集体资产,创新经营理念,促使村级集体经济获得增长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发展方式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党组织带头人组织实施。

    4.发展“股份合作经济”。这是由村党组织领头创办集体经济实体,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项目,以及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由该集体经济实体代表村集体参股经营,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的有效方式,也是目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潜力最大、空间最大的一种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大理州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