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2日上午统计局发布的7月经济数据,其中民间投资连续两个月负增长,房地产连续三个月下滑,固定资产投资遭遇“滑铁卢”。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再次回落至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再次下降。各项数据都表明7月经济不景气?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回应,出口压力还是比较大,7月份还有一个特殊情况,洪涝灾害比较严重,高温酷暑天气对一些地区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些影响。此外,关于当前经济的几个热点问题,统计局发言人这样表态。
民间投资增速下滑也与制度准入有一定关系
7月中国民间投资32698亿,低于去年33096亿,这是继上个月出现负增长以来的连续第二个月负增长。民间投资占全国投资比重也下滑至61.4%。盛来运表示,民间投资增速下滑也与制度准入有一定关系。新兴产业和一些服务业,目前还处在上升期,发展空间比较大,民间资本还是愿意投的。但改革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一些服务业,包括电信、油气,民间资本不容易进入,这也是影响民间投资的一个因素。除了民间投资大幅下滑,固定投资也遭遇“滑铁卢”,盛来运表示,固定资产投资的下行还是要全面地看。从中长期角度看,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结构在调整,传统行业投资的空间肯定在收窄,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长期趋势角度来看下滑有一定合理性。这种增速回落是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
房地产市场整体高速发展的时期已经过去
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今年房地产市场更是如日中天,近日,苏州、南京、合肥等城市纷纷实施调控政策,其中合肥关于名下无房也限购的调控政策颇受争议。盛来运表示,房地产销售仍然强劲,同时增速也在放缓。从长期看房地产市场将保持稳定和健康。房地产市场的地区分化加剧,房价走势不一。房地产市场整体高速发展的时期已经过去。
中国传统行业的阵痛还在持续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三去一补一降”相关政策正待落实。然而,大量产能过剩的僵尸企业仍然存在。公开数据显示,上半年钢铁去产能任务完成不足一半。盛来运表示,中国传统行业的阵痛还在持续。中国国企比重高的地区面临的下行压力较大。中国压减过剩产能从长期看对经济发展有利。中国压减过剩产能对大宗商品价格回升有一定贡献。短期价格回升不会影响中国压减过剩产能的决心。
辽宁省下行调整程度超过其他地区
盛来运表示,中国地区经济分化,辽宁省下行调整程度超过其他地区。中国7月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仍在5%左右。辽宁省7月城镇调查失业率超过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长白山论坛上建议,广东浙江江苏与东北三省对口合作,开办特殊合作区。区内由东南三省干部主导,沿用三省已有政策、规则。其特别强调,合作不给资金、不给项目,而是给体制机制、给得力干部,先换小环境,逐步影响调整大环境。
继续发挥稳健的货币政策
此前,统计局发文“建议进一步降准降息”言辞被删引来热议。关于未来的货币政策,央行表示实施灵活的货币政策。盛来运在发布会上提到,有关部门继续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是有利于支撑经济投资稳定增长的。央行发言人在第二季度例会中提到,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