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正文
巴西:以合作社组织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
发布时间:2016-08-05
来源:互联网
调整字号:

编者按: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于201685-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值此体坛盛事之际,让我们换个角度走近巴西,看看他们的合作社是如何运作的。

巴西在其具有传统优势的农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推进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巴西政府非常重视合作社组织的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合作社组织推动农业生产促进产供销一体化,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合作社组织获政府有力支持

  为支持农业发展,巴西政府非常重视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通过立法为合作社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另一方面,巴西政府指定政府部门进行扶持和指导。在巴西议会成员中,大约有50%为各类合作社的社员,他们的活动对政府关于合作社的政策和法律制定有很大的影响力。

  巴西合作社组织有四个层次,由高级到低级依次是全国合作社组织、州合作社组织中心、合作社和基层合作社。从合作社类别来看,主要有供销合作社、渔业合作社和农村电气化合作社等。其中供销合作社负责向农民供应生产资料,为个人生产者和农场提供农产品包装、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服务,以及市场信息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帮助;渔业合作社指导渔民购置渔业设备,对渔业产品进行深加工,并进行渔业产品冷冻、加工、运输等环节的技术培训;农村电气化合作社则筹集资金用于农村供电设施的修建,管理农业用电的收费和征税,推动区域性经济开发,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这些专业合作社主要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相关培训、农产品储存加工运输销售、基础建设等一系列服务,一些经营得好的合作社已经发展成颇具规模的农工综合企业,从事糖、酒、咖啡等农产品加工。农业合作社将分散的中小农户组织起来,并通过集体和个人两种形式成立经济联合体,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对农村的工业化作出了贡献。农业合作社还提高了小生产者的市场竞争能力,为巴西的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合作社组织弥补公共私人部门不足

  从巴西合作社组织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以其为载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有效弥补农业公共服务部门、私人部门的不足,形成政府企业和农民三者互相补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其主要特征如下:

  首先,合作社组织的成员构成具有同质性强、地域集中的特点。加入合作社组织的农户是从事相同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同类农户,并且成员所在的区域相对集中,通常以同一村庄或相邻村庄为半径。合作社组织的成员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一致性程度较高,同时也有利于合作社组织以较低的运作成本开展服务,实现规模经济。巴西的合作社组织不具有行政职能,而是非盈利性的民营公司。公司实行股份制,每个社员的股份不能超过总股本的1/3。法律还规定,合作社至少要将收益的10%留做储备金,用于应付亏损和发展生产,还要留下另外5%的收益给技术教育和社会基金,用于推广农业技术,帮助有困难的公社社员及其家庭成员。

  其次,合作社组织的目标是为成员服务,以成员为导向。成员是合作社组织的所有者,同时也是农业技术及服务的推广者、使用者,合作社组织成员的三位一体性是其他任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合作社组织的技术带头人不仅是技术服务的推广者,也是新技术、新品种的率先使用者。在开展某项先进适用技术或新品种的培训推广中,他们率先采纳新技术、运用新知识、使用新设施。按照农业推广理论,如果推广者与使用者的经济利益是完全一致的,那么技术推广将产生非常显著的效果。在巴西,农牧业合作社是一个统称,实际上都是从事某一大宗产品生产的农牧民组成的专业合作社。如葡萄合作社、牛奶制品合作社、大豆合作社咖啡合作社等。合作社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再次,合作社组织实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基本原则,加入组织是成员的自我选择,合作组织的正常运作依赖于成员联合一致的集体行动。合作社组织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中,成员的主体地位保证了成员是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的主动选择者,而不是作为简单的被动接受者;保证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容满足广大农户成员的要求,而不是技术提供者传播者供给方的意愿,从而提高了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的有效性。巴西合作社的组织体系是条块结合。“条”是指全国12个行业的合作社,各有自己的总部。“块”是指州和全国两级都设有合作总社,这两级是12个行业合作社的联合组织,不从事经营活动,主要任务是维护合作社利益、反映合作社意愿、协调关系、促进联合提供培训和信息服务等,实际上是行业协会性质。

网站首页 >> 正文
巴西:以合作社组织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
发布时间:2016-08-05
来源:互联网

编者按: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于201685-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值此体坛盛事之际,让我们换个角度走近巴西,看看他们的合作社是如何运作的。

巴西在其具有传统优势的农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推进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巴西政府非常重视合作社组织的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合作社组织推动农业生产促进产供销一体化,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合作社组织获政府有力支持

  为支持农业发展,巴西政府非常重视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通过立法为合作社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另一方面,巴西政府指定政府部门进行扶持和指导。在巴西议会成员中,大约有50%为各类合作社的社员,他们的活动对政府关于合作社的政策和法律制定有很大的影响力。

  巴西合作社组织有四个层次,由高级到低级依次是全国合作社组织、州合作社组织中心、合作社和基层合作社。从合作社类别来看,主要有供销合作社、渔业合作社和农村电气化合作社等。其中供销合作社负责向农民供应生产资料,为个人生产者和农场提供农产品包装、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服务,以及市场信息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帮助;渔业合作社指导渔民购置渔业设备,对渔业产品进行深加工,并进行渔业产品冷冻、加工、运输等环节的技术培训;农村电气化合作社则筹集资金用于农村供电设施的修建,管理农业用电的收费和征税,推动区域性经济开发,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这些专业合作社主要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相关培训、农产品储存加工运输销售、基础建设等一系列服务,一些经营得好的合作社已经发展成颇具规模的农工综合企业,从事糖、酒、咖啡等农产品加工。农业合作社将分散的中小农户组织起来,并通过集体和个人两种形式成立经济联合体,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对农村的工业化作出了贡献。农业合作社还提高了小生产者的市场竞争能力,为巴西的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合作社组织弥补公共私人部门不足

  从巴西合作社组织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以其为载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有效弥补农业公共服务部门、私人部门的不足,形成政府企业和农民三者互相补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其主要特征如下:

  首先,合作社组织的成员构成具有同质性强、地域集中的特点。加入合作社组织的农户是从事相同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同类农户,并且成员所在的区域相对集中,通常以同一村庄或相邻村庄为半径。合作社组织的成员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一致性程度较高,同时也有利于合作社组织以较低的运作成本开展服务,实现规模经济。巴西的合作社组织不具有行政职能,而是非盈利性的民营公司。公司实行股份制,每个社员的股份不能超过总股本的1/3。法律还规定,合作社至少要将收益的10%留做储备金,用于应付亏损和发展生产,还要留下另外5%的收益给技术教育和社会基金,用于推广农业技术,帮助有困难的公社社员及其家庭成员。

  其次,合作社组织的目标是为成员服务,以成员为导向。成员是合作社组织的所有者,同时也是农业技术及服务的推广者、使用者,合作社组织成员的三位一体性是其他任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合作社组织的技术带头人不仅是技术服务的推广者,也是新技术、新品种的率先使用者。在开展某项先进适用技术或新品种的培训推广中,他们率先采纳新技术、运用新知识、使用新设施。按照农业推广理论,如果推广者与使用者的经济利益是完全一致的,那么技术推广将产生非常显著的效果。在巴西,农牧业合作社是一个统称,实际上都是从事某一大宗产品生产的农牧民组成的专业合作社。如葡萄合作社、牛奶制品合作社、大豆合作社咖啡合作社等。合作社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再次,合作社组织实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基本原则,加入组织是成员的自我选择,合作组织的正常运作依赖于成员联合一致的集体行动。合作社组织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中,成员的主体地位保证了成员是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的主动选择者,而不是作为简单的被动接受者;保证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容满足广大农户成员的要求,而不是技术提供者传播者供给方的意愿,从而提高了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的有效性。巴西合作社的组织体系是条块结合。“条”是指全国12个行业的合作社,各有自己的总部。“块”是指州和全国两级都设有合作总社,这两级是12个行业合作社的联合组织,不从事经营活动,主要任务是维护合作社利益、反映合作社意愿、协调关系、促进联合提供培训和信息服务等,实际上是行业协会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