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报告指出,2015年,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内需拉动力增强,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继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67万亿元,增长6.9%,实现了年度预期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提高到64.2%。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5%。减轻企业负担约89亿元。
报告强调,2016年,将紧紧围绕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重点推进9方面工作,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调既有存量、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扩有效增量、培育发展新动能,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二)用新思路新举措深挖内需潜力。有效发挥消费基础作用和投资关键作用,进一步夯实内需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三)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抓紧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更加注重制度供给,不断释放市场活力。(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扩资源、拓空间、优环境,激发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和潜力。(五)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确保农业农村投入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支持重大建设任务不打折扣。2016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5亿吨以上。(六)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协同发展。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推动“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形成叠加效应,构建核心带动和板块联动的区域开发新格局。(七)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高发展的绿色化水平。(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贯彻开放发展理念,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扩大对外投资合作,推进外贸优进优出,积极利用外资,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有效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祉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化公共服务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全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