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各地两会的召开,各省市2015年GDP总量、增速及2016年GDP增长目标陆续公布。从数据来看,2015年,全国31省市有26省市GDP增速超过全国增速。GDP增长排名前10位的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河北、湖北、湖南、辽宁。
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多地高速增长。中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速多数名列前茅,这些省份有一个共同特征是整体投资增速较高,基建增速投资保持在20%以上。重庆、贵州、湖北、湖南等都是这类型的代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16%以上,高于全国10%的平均增速。同样的,在GDP增速逆势而上的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一项也未对其经济构成拖累。2015年,广东省GDP增速为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2015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8%,增速仅较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受固定资产投资影响巨大的还有西藏自治区,作为一个经济总量并不起眼,但经济增速却排在全国第二位的省份,西藏在过去五年间,就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42亿元。西藏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薄弱,投资无疑是官方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
25省市GDP总量迈入“万亿俱乐部”。2015年全国31省市自治区中,GDP总量在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有25地,较2014年增加一地——贵州。贵州省2015年GDP达到10502.56亿元,增长10.7%,成功杀入“万亿俱乐部”。而从经济增速来看,全国有广东、浙江、河北、重庆、黑龙江、云南、西藏等7地实现GDP增速逆势增长,还有吉林、宁夏2地与前年持平,其余22省市自治区均放缓了GDP增速。
多地下调2016年经济增长目标。在各省发布的经济数据报告中,下调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是多数省份的一致选择。比如,江西、福建、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和北京等地都下调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只有重庆、贵州、西藏三省仍把2016年经济增速目标定在10%左右。此外,今年将近有一半省份将经济增速设定为区间目标。比如,长三角中,今年江苏将GDP预期目标定在7.5%—8%,而浙江则将目标定在7%—7.5%,上海今年也重提去年取消的GDP增速目标,设定了6.5%—7%的目标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