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小微企业可否安好?据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已累计发展小微企业55万余户,存活率达81%以上。其中,享受政府财政创业补助的19万余户小微企业中,发展活跃度达88%以上。除了企业主体发展动因之外,政府引导扶持也是关键一环,重庆财政的“三个一点”政策有效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财政补一点”。自2010年开始,重庆为大力发展小微企业,财税、人社等多个部门共同出台的助推政策文件就达58个。重庆财政每年安排小微企业扶持资金预算10亿元,凡是重点人群创办的小微企业,可按规定享受5万元以内的创业补助。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年底,重庆已累计发放财政补助资金38.67亿元。小微企业带动就业达545.31万人。
“税费降一点”。小微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最期盼的是降低成本,减免税费首当其冲。在重庆,微企不但能完全享受到国务院出台的所有减轻企业负担的优惠政策,而且还有地方福利“锦上添花”。例如重庆市对小微企业上缴地方税收留存部分,给予两年以内的财政奖励,已累计兑现财政奖励补贴1.56亿元。推动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55项、政府性基金项目53项。
“金融贷一点”。资金不足,是大多数小微企业面临的“成长烦恼”。为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贷动”企业发展,重庆出台了小微企业可申请无抵押担保的创业扶持贷款政策,最高可享不超过15万元的基准利率贷款。通过组建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设立融资担保基金10亿元,基金按担保额给予0.5个百分点的担保补贴。据统计,全市已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77.29亿元。
而要让小微企业能够“生”,还要让其朝着健康的方向“长”。如何引领微企后续发展,远比“育苗期”更考验智慧。重庆市近期又出台了三个“后续一点”政策。一是“后续能力提升一点”。为了提升企业主的市场经营能力,重庆将每年安排3300万元财政资金,免费为小微企业创业者提供为期5天的创业培训,以提升其后续经营管理能力。
二是“后续成本再降一点”。一方面,重庆财政每年拨付小微企业后续发展专项资金2亿元,用于财务代账补贴、设备购置补助等十余项后续帮扶;另一方面,继续探索创新金融扶助政策,推出助保贷、购置贷,以及近期才设立的转贷应急周转专项资金,进一步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和成本问题。
三是“后续经营帮扶一点”。小微企业成长最大的经营困扰因素是业务“开疆拓土”难。在重庆,小微企业未来可以更多参与政府采购,并给予10%的报价扣除政策。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大手拉小手”,形成政府与企业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