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正文
2015年财政政策解读: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16-02-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调整字号:

    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是2015年国家宏观调控的焦点之一。去年,我国政府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预调微调和定向调控,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措施同时发力,推动了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增效。

    加大支出力度,推动结构优化。2015年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力增效。全国安排财政赤字16200亿元,比上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上年的2.1%提高到2.3%。同时,结合财政收入形势和消化应对“三期叠加”的影响,动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124亿元。据2015年全国财政收支数据显示,在财政收入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得到了有力保障,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并且,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侧重结构优化调整,尤其是投向基础设施、高新产业等领域。加大对淘汰落后产能的支持力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注重减税降费,激发市场活力。去年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持续推进,尤其是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和“双创”的税收措施相继出台,力度不断加大。例如,国务院两次扩大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受惠小微企业范围不断扩大;放宽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研发活动和费用范围,并允许企业追溯过去3年应扣未扣的研发费用予以加计扣除等等。据统计,2015年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年支持“双创”减免税3000亿元以上。此外,降费措施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2015年,对小微企业免征4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或暂停征收57项中央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船舶港务费等7项水运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率。

    盘活存量资金,引导社会资本。2015年国务院多次部署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强统筹使用,唤醒“沉睡”的财政资金,调整用于保民生、补短板。去年上半年,各级财政将已收回沉淀和违规资金2500多亿元,加快统筹用于急需领域;将239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存量资金调整用于在建重大项目。同时,国家大力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各地共公布推介PPP项目6650个,总投资8.7万亿元,在稳增长、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强化财政资金政策杠杆和导向作用方面,国家积极发挥各类投资引导基金作用,进一步完善已设基金的管理运行机制,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网站首页 >> 正文
2015年财政政策解读: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16-02-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是2015年国家宏观调控的焦点之一。去年,我国政府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预调微调和定向调控,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措施同时发力,推动了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增效。

    加大支出力度,推动结构优化。2015年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力增效。全国安排财政赤字16200亿元,比上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上年的2.1%提高到2.3%。同时,结合财政收入形势和消化应对“三期叠加”的影响,动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124亿元。据2015年全国财政收支数据显示,在财政收入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得到了有力保障,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并且,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侧重结构优化调整,尤其是投向基础设施、高新产业等领域。加大对淘汰落后产能的支持力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注重减税降费,激发市场活力。去年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持续推进,尤其是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和“双创”的税收措施相继出台,力度不断加大。例如,国务院两次扩大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受惠小微企业范围不断扩大;放宽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研发活动和费用范围,并允许企业追溯过去3年应扣未扣的研发费用予以加计扣除等等。据统计,2015年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年支持“双创”减免税3000亿元以上。此外,降费措施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2015年,对小微企业免征4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或暂停征收57项中央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船舶港务费等7项水运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率。

    盘活存量资金,引导社会资本。2015年国务院多次部署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强统筹使用,唤醒“沉睡”的财政资金,调整用于保民生、补短板。去年上半年,各级财政将已收回沉淀和违规资金2500多亿元,加快统筹用于急需领域;将239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存量资金调整用于在建重大项目。同时,国家大力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各地共公布推介PPP项目6650个,总投资8.7万亿元,在稳增长、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强化财政资金政策杠杆和导向作用方面,国家积极发挥各类投资引导基金作用,进一步完善已设基金的管理运行机制,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