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正文
商业银行存贷比红线取消 小微企业将获益
发布时间:2015-09-01
来源:互联网
调整字号:

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其核心内容即删除实施了20年的商业银行存贷比监管指标,从今年101日起,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超75%的监管“红线”将被正式取消。

据悉,监管层对商业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的考核指标依然存在,但未来也会有改进或取消的空间。

按照银行以前的风险控制和信贷投放机制,银行出于存贷比的考虑,基本上将贷款贷给一些大企业,小微企业一直被边缘化,融资需求很难满足。一般情况下,存贷比低的银行还能对小微企业放贷有所考虑。存贷比高的银行,就根本不可能考虑小微企业了。更多时候,在银行面临存贷比压力时,首先想到的也是对小微企业下手。取消存贷比后,银行的放贷行为不再受到存贷比的严密控制,可以根据经济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实事求是地决策。

银行可供放贷的资金增多了,小微企业贷款会更加容易,融资成本也将会有所下降,这将有利于小微企业及实体经济的发展。由于中小银行的存贷比距离监管红线较近,取消存贷比将直接有助于中小银行增强对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放贷能力。

1994年,为约束银行信贷规模过快增长,引导商业银行贷款合理投放,人民银行在监管规定中首次引入了存贷比指标。1995年,《商业银行法》通过,存贷比指标进而以法律形式确立。据统计,银监会先后于2006年、2011年、2012年和2014年共4次调整了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在已有法律框架内对存贷比监管进行多次优化。今年以来,央行也已先后进行了三次全面降准,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降至18.00%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坦言,存贷比监管指标取消后有利于提升我国银行业放贷能力,但面对当前银行业的资金来源和资产形态多元化,未来如何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将是重大挑战。

对于存贷比取消后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向,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未来的银行业流动性监管指标将由巴塞尔协议III中的流动资金覆盖率(LCR)与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来胜任,相较于简单的存贷比监管,这两项指标更加接近流动性监管的实质,下一步银监会将对这些指标的监管内容进行细化。

网站首页 >> 正文
商业银行存贷比红线取消 小微企业将获益
发布时间:2015-09-01
来源:互联网

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其核心内容即删除实施了20年的商业银行存贷比监管指标,从今年101日起,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超75%的监管“红线”将被正式取消。

据悉,监管层对商业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的考核指标依然存在,但未来也会有改进或取消的空间。

按照银行以前的风险控制和信贷投放机制,银行出于存贷比的考虑,基本上将贷款贷给一些大企业,小微企业一直被边缘化,融资需求很难满足。一般情况下,存贷比低的银行还能对小微企业放贷有所考虑。存贷比高的银行,就根本不可能考虑小微企业了。更多时候,在银行面临存贷比压力时,首先想到的也是对小微企业下手。取消存贷比后,银行的放贷行为不再受到存贷比的严密控制,可以根据经济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实事求是地决策。

银行可供放贷的资金增多了,小微企业贷款会更加容易,融资成本也将会有所下降,这将有利于小微企业及实体经济的发展。由于中小银行的存贷比距离监管红线较近,取消存贷比将直接有助于中小银行增强对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放贷能力。

1994年,为约束银行信贷规模过快增长,引导商业银行贷款合理投放,人民银行在监管规定中首次引入了存贷比指标。1995年,《商业银行法》通过,存贷比指标进而以法律形式确立。据统计,银监会先后于2006年、2011年、2012年和2014年共4次调整了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在已有法律框架内对存贷比监管进行多次优化。今年以来,央行也已先后进行了三次全面降准,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降至18.00%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坦言,存贷比监管指标取消后有利于提升我国银行业放贷能力,但面对当前银行业的资金来源和资产形态多元化,未来如何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将是重大挑战。

对于存贷比取消后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向,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未来的银行业流动性监管指标将由巴塞尔协议III中的流动资金覆盖率(LCR)与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来胜任,相较于简单的存贷比监管,这两项指标更加接近流动性监管的实质,下一步银监会将对这些指标的监管内容进行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