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政放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频频提到的这些词汇,释放出了什么信号?又透露出了哪些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华社记者盘点出三大关键词,并请专家予以解读。
简政放权释放改革红利。【会议内容】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政府自我革命的进一步深化,是推进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关键一环,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促进行政权力法治化,防止权力寻租,营造便利创业创新的营商环境,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专家解读】简政放权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亮点,从地方推进权力清单的进度看,中央的要求正在落地,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当前简政放权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具有深刻性、复杂性,未来还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向纵深推进简政放权改革。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社会活力。【会议内容】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营造创业创新便利条件。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长留出空间,不得随意设卡,要盘活闲置厂房、物流设施等,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办公场所。发展创业孵化和营销、财务等第三方服务。
【专家解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需要人才的支撑。在促进‘双创’过程中,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给市场和社会留足空间,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同时,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更多的是要做好公共服务、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
【会议内容】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在今年年底前确保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在全国推开,这是“商事登记制度的重大改革,可以进一步便利企业注册,持续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
【专家解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行政体制改革的配合。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双创,有助于构建良好的社会创业氛围,为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通过持续实施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社会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长。
“互联网+”力促经济转型升级。【会议内容】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落实“中国制造2025”。
【专家解读】向社会传递“互联网+”的理念,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在推动“互联网+”和创业创新的背景下,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新热情正在被点燃。
【会议内容】4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列为“互联网+”行动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减少流通成本、激励创业扩大就业、拉动消费、改善民生、增加金融活力、促进发展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解读】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其中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8.6%。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产生的电子商务对大众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中国人的创业创新有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