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发展市场面窄、发展渠道不足的问题,刘官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利用城镇中心,采取把全镇作为集合体,汇聚群众力量,抱团经营、联合创业,改变“各自为政”、分散发展模式,全力打造村级集体经济创业园。
创建模式——集中资源,百花齐放。该镇在增强村支“两委”凝聚力、战斗力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途径,确定“突破局限、组队经营、抱团发展”的工作思路,借助小城镇建设契机,在镇政府周边规划土地100亩,积极创建村级集体经济创业园,使各村打破本村发展难的局限,在“集体经济创业园”集中创业。积极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聚集群众闲置资金,并通过招(融)资、村级抵押贷款方式筹集资金到集体经济创业园建设中来,充分发挥集镇优势,在基础设施上科学规划,积极调整全镇经济发展布局。以各村为单位,根据设计规划图,创建规范系统的经营性用房和摊位。建成后,各村可根据各自特点,建立本村特产展销站,建立公司,也可通过租赁方式转让经营权,形成“百花齐放”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枝繁叶茂”。
运作模式——团队管理,激活“命脉”。该镇采取镇里派出干部、各村抽调人员的方式组建集体经济创业园管理团队,团队通过“外招、内引、自强”的方式,向外招商、引导在外务工人员和想创业的村民通过创业园这个平台创业带富,村委根据自身建设和发展需要自主经营,打破部分远郊村不具备发展工业条件的局限,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受区位交通、规划政策、工业基础、资金等因素影响,大力实施强村战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无资源资产村跨越发展,形成优势资源互补、集体经济共赢的良好局面。
为消除各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后顾之忧,该镇还组织商业代表、群众代表、各村党支书和主任召开群众意见征求大会,为广大群众讲述建立集体经济创业园的整体规划及实施细则,分析每天刘官镇农贸市场肉类、禽类等信息,通过一项项的数据论证园区的发展前景,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我一直想在本地做点事情,既能照顾家庭,还能挣钱,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现在好了,我准备在刘家湾村入股,条件允许的话,租个门面来搞食品调料批发。”在浙江做食品调料批发的杨晓珠这样说道。
分配模式——按股分红,惠及群众。集体经济创业园建设后期,管理团队履行转股投资管理职责,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督促各村配齐财会、出纳人员,严格监督各村转股所获得收益的分配。对规划中的400余个摊位、60多个门面,各村根据筹资情况可享有2到3个摊位、1到2个门面的自主经营权和门面租赁权,督促各村严格按照村民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情况公平、公正、公开分配给群众,让群众在集体经济创业园建设中获利。以村委名义投股的资金获得的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积累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创办村级企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