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有关媒体统计,今年年初至11月15日,今年国务院共召开常务会议34次,其中提及小微企业的有14次之多,从税收政策、融资方式、简政放权、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强调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而在上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一周三提小微企业,更展示了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密切关注。
11月15日,也就是刚刚结束缅甸之行的第二天,李克强总理就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减负添力:对小微企业免征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费等4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明年1月1日至2017年底,对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的小微企业,自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征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等5项政府性基金。
11月19日,李克强再度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关注的重点仍是“小微企业”。会议出台了10条缓解融资难的措施,其中有7条涉及小微企业。如:完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税前列支等政策,增强金融机构扩大小微贷款的能力;加快发展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支持银行通过社区、小微支行和手机银行等提供多层次金融服务,鼓励互联网金融等更好向小微提供规范服务简化小微金融债发行程序;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等。当日上午会议结束后,李克强就马不停蹄地赶往浙江考察。他在浙江的一个重要行程就是考察小微企业。
11月21日,李克强在杭州泰隆商业银行考察,该行是一家致力于提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民营银行。同日,央行宣布降息,相关负责人在提及此次政策调整目的时就强调,“重点是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
与此对应的,国务院在11月15日、19日和20日密集发布文件,范围遍及简政放权、降低融资成本、减免税费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