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各方所期盼的沪港通正式开通日即将到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11月10日早上发布联合公告,宣布沪港通试点将于11月17日正式启动。
联合公告称,为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共同发展,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决定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正式启动沪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即“沪港通”)。11月15日将进行港股通交易系统通关测试,沪港通下的股票交易将于11月17日开始。
试点初期,对人民币跨境投资额度实行总量管理。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沪股通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股票268只,首批参与港股通业务会员共89家。中国投资信息有限公司指定上交所网站发布港股通交易日安排、港股通标的股票名单、参与港股通业务的证券公司名单及其他信息,市场参与人可在上交所网站“沪港通专栏”查询。
沪港通仅以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一币联两市”是沪港通的最大亮点之一,这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下开放的重要试验性举措。业内专家表示,沪港通的开通,有利于提升上海和香港两地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其带给市场的启示和影响更为深远。
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昨日表示,沪港通的开闸是上交所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一次重要尝试,是上交所在国际化战略推进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沪港通开通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沪港通机制要根据实践情况逐步完善,上交所市场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将暴露出很多不足。因此,上交所要不断改进工作,修好内功,向国际一流交易所靠拢。”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沪港通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沪港通既可方便内地投资者直接使用人民币投资香港市场,也可增加境外人民币资金的投资渠道,便利人民币在两地的有序流动,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的进程,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突破口。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指出:从制度设计上看,沪港通与2007年提出的港股直通车和2011年提出的QDII 2(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计划存在本质的不同。沪港通的资金采用“闭环运作模式”,使得沪港通对资本流动、汇率波动等的影响被“管道化”,在有效控制了大量资金流动的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了资本项目可控下的开放,并能避免投资者通过非法渠道投资境外导致资金外流。同时,相对QDII 2刺激内地投资者对境外股票投资的单向运行,沪港通更为强调的是互通,实现了跨境双向直接投资,是一种全新的证券市场双向开放制度设计,是投资者进行跨境投资最为可靠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