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5日,酝酿已久的国资改革方案出炉,首批六家央企将进行四项改革试点工作。其中,国投、中粮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中国医药、中国建材进行混合所有制试点;中国医药、中国建材、新兴际华、中国节能环保公司开展董事会职权改革试点。同时,国资委还将选择2—3家央企开展派驻纪检组的改革试点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方案中的六家央企分别属于投资、食品、医药、建筑、环保等产业,对于外界期望值颇高的垄断行业,如能源、通讯等,尚无涉及。
此次国资改革方案的出炉,源于去年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国企改革工作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新强调。根据方案,在国资监管方面,要通过试点,探索国资委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关系,理清职责界面,研究国资委如何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在国资运营方面,要探索授权投资公司经营国有资本后,如何有效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和收益。同时,通过试点,探索多种所有制经济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减少出资人代表机构管理事项等。试点董事会改革的企业,先从副总经理、总会计师、董秘等职位的聘用上开展,薪酬根据企业的国际竞争地位、业务、风险、责任等方面,做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同时,对企业的业绩考核指标,除国资委的要求之外,更要根据企业的个性化要求。
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华岗表示,四项改革对应国企目前最大问题,并将以六家企业的改革经验作为今后推广的借鉴。其中,国投本身就是资本经营的试点企业,负责投资国家战略产业,包括交通、能源、高新技术等,运营能力强、上市公司表现也好;中粮在国际化的粮油企业中已经排在前面,在并购等资本运营方面也展示出了实力;较早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药、中建材则承担起下一步试验的重任,包括“跟谁混、混合比例、内部机制转换、国资委监管方式,以及与党组织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