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高举旗帜 努力奋斗 创新推进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
发行时间:2018-06-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打算

2017年,本会在市社联、市社团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学会工作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推进集体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在理论研究、社科普及、会员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继续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7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理论研究 加大宣传力度

1、坚持学术立会,开展课题研究,突出集体经济理论研究特色

2016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出台以来,引起了学界对产权保护的理论研究热潮。2017年初,经市社联批准立项,本会开展了“集体企业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研究”的课题调研。经过近半年的工作,撰写完成了该课题报告,并于12月完成报告付印上报工作。该报告指出,当前城镇集体经济产权归属不够明晰,法律制度保护不够完善,资产市场化体制不够健全,城镇集体经济产权亟待保护。为此提出七条建议,即国家宏观指导,树立保护集体经济信心;提高城镇集体经济法律地位,确立城镇集体企业专项法;完善配套政策,进一步加大对集体经济产权保护力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下定决心厘清账目,明确城镇集体经济产权关系;进行资产清晰,完善股份权能,探索职工持股和合理的进入、退出机制;分类指导,探索实行更灵活的城镇集体经济产权管理、交易、分配方式;规范运营,建立健全企业内、外部产权监管机制。

2、组织征文,吸收各界力量共同研究宣传集体(合作)经济

本会积极参加2017年市委宣传部和市社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与上海改革创新发展”理论研讨征文活动,认真做好组织工作,征集各方力量共同研究宣传集体(合作)经济。共上报征文12篇,内容涉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特色农民合作社”“集体企业产权保护”“城镇集体联社转型”“传统手工业振兴”“分享经济”等,其中马艳王琳撰写的《“健康中国”的经济学分析——基于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的辩证逻辑》、傅尔基撰写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我国城乡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王顺林撰写的《深化对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认识》、胡超撰写的《深化供给侧改革新路径:创新发展集体(合作)经济》等4篇获优秀征文奖。

二、创新活动形式,促进学会联动

2017年5月,本会召开了“上海市集体(合作)经济研究会2016年度会议暨第16届市社联科普周报告会”。范杰副会长传达市社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及时任市委书记韩正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等重要内容。会议邀请了市经信委都市产业处宋晓辉副处长作“文创产业发展与集体经济”专题报告。在经济新常态下,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促进转型发展提出了新思考,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肯定。

为响应市社联跨学会联动的号召,本会今年还积极利用共建联动促进学会发展。2017年9月,由市发展改革研究院承办、本会协办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五届(2017年)学术年会新型智库建设主题专场会议“创新健全上海吸引全球人才创新创业机制”专题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本会理事、市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傅尔基作《创新健全上海全球人才创新创业高地到高峰机制》的主旨报告,另有8位专家作了发言。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并扩大了社会影响,得到了市社联的认可。2017年10月,本会和市经济学会所有制结构研究专委会联合召开市社联第十一届“学会学术活动月”——“城镇集体经济产权保护”专题研讨会。会议特邀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上,课题负责人、本会秘书长苏雪明介绍了《城镇集体经济产权保护研究》课题选项的来源和研究的目的、意义。章晟代表课题组作了专题报告。参会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对当前城镇集体经济产权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城镇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和产权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城镇集体经济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制度的优越性,产权保护依然是城镇集体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在新时代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不忘初心,增强“四个自信”,加强城镇集体经济产权理论研究,探索城镇集体企业产权保护制度路径,深化城镇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城镇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使新型城镇集体经济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地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认真开展会员服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本会今年继续加强自身建设,从“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角度出发,年初对《上海集体经济》杂志的发行名单进行了细致地调整和梳理,对部分会员单位开展了意见征询。

2017年3月,本会召开了六届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了2016年度理事会工作报告和经费收支情况报告,并对有关事项进行了通报与交流。5月,本会召开了“上海市集体(合作)经济研究会2015年度会议”。研究会领导、顾问、常务理事、理事及会员代表70人参加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16年度理事会工作报告、经费收支情况报告及关于研究会变更法定代表人的决议。

2017年9月,本会由苏雪明秘书长带队,组织华谊(集团)化工联社、城镇工业联社、服装联社、轻工集体经济管理中心、新工联酒店管理公司、长江企业发展合作公司等部分会员单位负责人一行16人赴山西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山西省工艺美术馆学习考察。调研了山西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山西省工艺美术馆和部分山西非遗项目,并以座谈会形式交流了山西联社以实现两个转身和转型为突破口,由二轻行业管理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转型发展的经验。晋沪两地进一步加强了合作交流,并将共同探索新形势下集体(合作)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四、加快平台建设,凸显智库作用

本会创办的《上海集体经济》、《合作经济调研》、《城镇合作经济信息》和“中国合作经济网”(简称“一网三刊”)是研究会对外宣传、增强凝聚力的平台。“一网三刊”按期出版发行,从未有丝毫松懈,并努力在不断地创新和进取中日臻完善。以其观点鲜明,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全年共编辑出版《合作经济调研》12期,《城镇集体经济信息》23期,《上海集体经济》6期,每期发行量超1500份,其中内容多次被社会上的杂志、网站引用。

“中国合作经济网”自改版后,增加了“新闻中心”“企业实例”“国际合作社”“图片新闻”“政策法规”等栏目,更新加强了后台管理,实施权限分级、多账户异地登录操作、搜索统计与互动等功能。已成为国内探讨集体(合作)经济理论、交流集体(合作)企业改革发展经验、传播党和政府有关集体(合作)经济重要政策意见、提供各地理论和实践动态的全范围的公益性信息平台,受到社会广泛好评。本会对网站后台进行了更细致化的完善,对信息进行了更专业化的编辑,后台上传信息近600条,选登内容近500条。并进一步维护2016年建成的“期刊电子资料库”,逐步形成电子资料库管理的良性机制。

2017年本会工作的主要不足是:新形势下会员的广泛性不够,本会的凝聚力有待加强;服务会员的办法和手段不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加强;理论研究和舆论宣传的时代化、大众化不够,本会的学术性和影响力有待加强。

2018年工作打算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正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里,城镇集体经济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二国营”的僵化模式,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有益探索焕发了生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本会于1985年孕育而生,至今三十三载。改革开放为本会提供了研究的土壤和有所作为的平台。为此,做好2018年这个有纪念意义年份的工作非常重要。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也是本会2018年重要的政治任务。在2018年的新春团拜会上,习近平指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研究会也应该是一个奋斗的学会,应该是一个奋斗者的集体。2018年本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围绕服务性和学术性,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探索集体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新路径;坚持服务会员,拓展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改革创新,高举新型集体经济的旗帜,为推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而努力奋斗。

一、围绕焦点热点难点,创新开展学术活动

2018年本会将重点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与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相关的焦点、热点与难点问题,围绕“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建设进程中与集体企业相关的问题,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总结城乡集体企业发展集体资本控股的成功经验,探索在壮大集体(合作)经济中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共建共享机制。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本会还将组织力量撰写回顾文章,回顾城镇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四十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展望新时代的新作为新机遇。

二、优化平台,加强集体合作经济舆论宣传

坚守舆论宣传阵地,认真细致的做好“一网三刊”工作,充分利用“一网三刊”的信息平台,大力宣传全面深化改革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意义,加大宣传集体(合作)经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作用和优势,发出本会的声音。

本会2016年将创会三十多年来形成的200多万字“三刊”资料全部电子化,建立了网站的“期刊资料电子库”,方便了资料的保管、查询和使用。2018年,将继续上传新出版的期刊并定期进行数据维护,形成电子资料库管理的良性机制,为未来智库建设与会员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三、广泛联系,切实增强凝聚力与影响力

组织存在的意义在于凝聚力与影响力。针对近年来本会社会影响力减弱的事实,2018年要继续切实采取措施。一是要广泛联系,争取政府、社会,尤其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理解与支持;二是要积极发展会员,吸收各种类型的包含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成分的单位、组织,关心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的专家学者参加本会,增强本会的代表性与广泛性;三是提高本会的学术性,借助外脑,产学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切实扩大本会的影响力四是提高服务会员的本领,依靠有实效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凝聚起广大会员。

四、传承创新,谱写学会工作新篇章

2018年研究会将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将本会建设成集体经济领域一流智库的发展目标进行细化并有序实施。切实落实市社联的工作要求,扎实做好科普周、学术月、常务理事会、年会、征文等常规性工作,保持学会工作的连续性和一贯性,继续保持本会达标创优学会的荣誉称号。与时俱进地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努力使本会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高举旗帜 努力奋斗 创新推进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
发行时间:2018-06-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打算

2017年,本会在市社联、市社团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学会工作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推进集体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在理论研究、社科普及、会员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继续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7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理论研究 加大宣传力度

1、坚持学术立会,开展课题研究,突出集体经济理论研究特色

2016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出台以来,引起了学界对产权保护的理论研究热潮。2017年初,经市社联批准立项,本会开展了“集体企业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研究”的课题调研。经过近半年的工作,撰写完成了该课题报告,并于12月完成报告付印上报工作。该报告指出,当前城镇集体经济产权归属不够明晰,法律制度保护不够完善,资产市场化体制不够健全,城镇集体经济产权亟待保护。为此提出七条建议,即国家宏观指导,树立保护集体经济信心;提高城镇集体经济法律地位,确立城镇集体企业专项法;完善配套政策,进一步加大对集体经济产权保护力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下定决心厘清账目,明确城镇集体经济产权关系;进行资产清晰,完善股份权能,探索职工持股和合理的进入、退出机制;分类指导,探索实行更灵活的城镇集体经济产权管理、交易、分配方式;规范运营,建立健全企业内、外部产权监管机制。

2、组织征文,吸收各界力量共同研究宣传集体(合作)经济

本会积极参加2017年市委宣传部和市社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与上海改革创新发展”理论研讨征文活动,认真做好组织工作,征集各方力量共同研究宣传集体(合作)经济。共上报征文12篇,内容涉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特色农民合作社”“集体企业产权保护”“城镇集体联社转型”“传统手工业振兴”“分享经济”等,其中马艳王琳撰写的《“健康中国”的经济学分析——基于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的辩证逻辑》、傅尔基撰写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我国城乡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王顺林撰写的《深化对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认识》、胡超撰写的《深化供给侧改革新路径:创新发展集体(合作)经济》等4篇获优秀征文奖。

二、创新活动形式,促进学会联动

2017年5月,本会召开了“上海市集体(合作)经济研究会2016年度会议暨第16届市社联科普周报告会”。范杰副会长传达市社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及时任市委书记韩正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等重要内容。会议邀请了市经信委都市产业处宋晓辉副处长作“文创产业发展与集体经济”专题报告。在经济新常态下,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促进转型发展提出了新思考,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肯定。

为响应市社联跨学会联动的号召,本会今年还积极利用共建联动促进学会发展。2017年9月,由市发展改革研究院承办、本会协办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五届(2017年)学术年会新型智库建设主题专场会议“创新健全上海吸引全球人才创新创业机制”专题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本会理事、市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傅尔基作《创新健全上海全球人才创新创业高地到高峰机制》的主旨报告,另有8位专家作了发言。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并扩大了社会影响,得到了市社联的认可。2017年10月,本会和市经济学会所有制结构研究专委会联合召开市社联第十一届“学会学术活动月”——“城镇集体经济产权保护”专题研讨会。会议特邀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上,课题负责人、本会秘书长苏雪明介绍了《城镇集体经济产权保护研究》课题选项的来源和研究的目的、意义。章晟代表课题组作了专题报告。参会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对当前城镇集体经济产权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城镇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和产权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城镇集体经济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制度的优越性,产权保护依然是城镇集体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在新时代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不忘初心,增强“四个自信”,加强城镇集体经济产权理论研究,探索城镇集体企业产权保护制度路径,深化城镇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城镇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使新型城镇集体经济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地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认真开展会员服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本会今年继续加强自身建设,从“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角度出发,年初对《上海集体经济》杂志的发行名单进行了细致地调整和梳理,对部分会员单位开展了意见征询。

2017年3月,本会召开了六届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了2016年度理事会工作报告和经费收支情况报告,并对有关事项进行了通报与交流。5月,本会召开了“上海市集体(合作)经济研究会2015年度会议”。研究会领导、顾问、常务理事、理事及会员代表70人参加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16年度理事会工作报告、经费收支情况报告及关于研究会变更法定代表人的决议。

2017年9月,本会由苏雪明秘书长带队,组织华谊(集团)化工联社、城镇工业联社、服装联社、轻工集体经济管理中心、新工联酒店管理公司、长江企业发展合作公司等部分会员单位负责人一行16人赴山西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山西省工艺美术馆学习考察。调研了山西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山西省工艺美术馆和部分山西非遗项目,并以座谈会形式交流了山西联社以实现两个转身和转型为突破口,由二轻行业管理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转型发展的经验。晋沪两地进一步加强了合作交流,并将共同探索新形势下集体(合作)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四、加快平台建设,凸显智库作用

本会创办的《上海集体经济》、《合作经济调研》、《城镇合作经济信息》和“中国合作经济网”(简称“一网三刊”)是研究会对外宣传、增强凝聚力的平台。“一网三刊”按期出版发行,从未有丝毫松懈,并努力在不断地创新和进取中日臻完善。以其观点鲜明,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全年共编辑出版《合作经济调研》12期,《城镇集体经济信息》23期,《上海集体经济》6期,每期发行量超1500份,其中内容多次被社会上的杂志、网站引用。

“中国合作经济网”自改版后,增加了“新闻中心”“企业实例”“国际合作社”“图片新闻”“政策法规”等栏目,更新加强了后台管理,实施权限分级、多账户异地登录操作、搜索统计与互动等功能。已成为国内探讨集体(合作)经济理论、交流集体(合作)企业改革发展经验、传播党和政府有关集体(合作)经济重要政策意见、提供各地理论和实践动态的全范围的公益性信息平台,受到社会广泛好评。本会对网站后台进行了更细致化的完善,对信息进行了更专业化的编辑,后台上传信息近600条,选登内容近500条。并进一步维护2016年建成的“期刊电子资料库”,逐步形成电子资料库管理的良性机制。

2017年本会工作的主要不足是:新形势下会员的广泛性不够,本会的凝聚力有待加强;服务会员的办法和手段不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加强;理论研究和舆论宣传的时代化、大众化不够,本会的学术性和影响力有待加强。

2018年工作打算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正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里,城镇集体经济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二国营”的僵化模式,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有益探索焕发了生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本会于1985年孕育而生,至今三十三载。改革开放为本会提供了研究的土壤和有所作为的平台。为此,做好2018年这个有纪念意义年份的工作非常重要。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也是本会2018年重要的政治任务。在2018年的新春团拜会上,习近平指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研究会也应该是一个奋斗的学会,应该是一个奋斗者的集体。2018年本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围绕服务性和学术性,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探索集体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新路径;坚持服务会员,拓展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改革创新,高举新型集体经济的旗帜,为推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而努力奋斗。

一、围绕焦点热点难点,创新开展学术活动

2018年本会将重点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与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相关的焦点、热点与难点问题,围绕“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建设进程中与集体企业相关的问题,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总结城乡集体企业发展集体资本控股的成功经验,探索在壮大集体(合作)经济中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共建共享机制。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本会还将组织力量撰写回顾文章,回顾城镇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四十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展望新时代的新作为新机遇。

二、优化平台,加强集体合作经济舆论宣传

坚守舆论宣传阵地,认真细致的做好“一网三刊”工作,充分利用“一网三刊”的信息平台,大力宣传全面深化改革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意义,加大宣传集体(合作)经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作用和优势,发出本会的声音。

本会2016年将创会三十多年来形成的200多万字“三刊”资料全部电子化,建立了网站的“期刊资料电子库”,方便了资料的保管、查询和使用。2018年,将继续上传新出版的期刊并定期进行数据维护,形成电子资料库管理的良性机制,为未来智库建设与会员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三、广泛联系,切实增强凝聚力与影响力

组织存在的意义在于凝聚力与影响力。针对近年来本会社会影响力减弱的事实,2018年要继续切实采取措施。一是要广泛联系,争取政府、社会,尤其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理解与支持;二是要积极发展会员,吸收各种类型的包含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成分的单位、组织,关心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的专家学者参加本会,增强本会的代表性与广泛性;三是提高本会的学术性,借助外脑,产学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切实扩大本会的影响力四是提高服务会员的本领,依靠有实效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凝聚起广大会员。

四、传承创新,谱写学会工作新篇章

2018年研究会将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将本会建设成集体经济领域一流智库的发展目标进行细化并有序实施。切实落实市社联的工作要求,扎实做好科普周、学术月、常务理事会、年会、征文等常规性工作,保持学会工作的连续性和一贯性,继续保持本会达标创优学会的荣誉称号。与时俱进地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努力使本会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