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学家辜胜阻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实体经济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一国经济立身之本,是民富国强的根基。当前实体经济、特别是实体型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而巩固实体经济基础成功实现“软着陆”、避免经济“硬着陆”的关键,是采取标本兼治的应对措施,营造实业致富的市场环境,防范产业“空心化”的潜在风险。
对中小企业要采取“放、扶、逼”政策,“放”即放开垄断,深化改革;“扶”即少取多予,降低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逼”即靠市场倒逼企业转型。具体来说:一、要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更加重视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的拓展,特别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实体企业的发展空间。二、要努力减少投机暴利,限制投机暴富,挤压“炒”经济的空间,高度重视上游产业过度垄断和下游产业过度竞争造成的“两极分化”。三、要推动政府和企业联手应对高成本,防止多种因素叠加,过快推高成本致使大量企业“硬着陆”。尤其要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减税减费,适度减少流转税项目、提高起征点,提供更多“直接税”的税收优惠,完善纳税服务,清理涉企收费项目等,增加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四、要改革金融体制,放宽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良性互动,让金融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位。五、要通过建立和完善一整套支持企业创新的制度体系来解决中小企业“不想创新”、“不敢创新”、和“不会创新”问题,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将自主创新的“国家意志”变为“企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