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崇和在讲话中指出,多年来,轻工业各产业集群积极探索,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因地制宜、特色鲜明、反映实际、成效显著的多种集群发展模式。包括专业辐射模式、龙头带动模式、产业兴镇模式、产业承接模式、以城兴业模式。这些轻工产业集群建设模式,为培育新集群进行了大胆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轻工产业集群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更加积极的引领带动作用。
针对如何着力提升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张崇和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完善规划布局。找准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在行业大局中的定位,结合“一带一路”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轻工业“十三五”规划、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深入分析,准确定位,调整提升现有产业集群,科学布局新增产业集群,形成结构更优化、优势更显著、布局更合理的现代轻工产业集群体系。二是完善评审制度。今年,中轻联制定了《中国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共建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轻工产业集群申报条件、评审标准和审批程序,为提高共建质量提供了制度保证。三是优化服务平台。中轻联建立了中国轻工业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为广大轻工产业集群提供信息咨询、品牌培育、产品推广、商务合作等多元服务内容。各产业集群要主动参与平台建设,主动传输集群数据指标,分享信息和服务。四是加强协调指导。要完善协调指导机制,中轻联综合业务部加强对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组织、指导、协调和服务。中轻联产业集群联络组熟悉集群发展业务,主动了解集群需求,为轻工业产业集群提供及时便捷有效服务。中轻联有关部室和行业协会,密切配合,深入研究,参与制定集群发展规划,引导集群把握发展方向,集聚特色资源,提升发展层次,努力推动轻工产业集群建设全面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