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在《北京日报》撰文认为,发生在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打人事件,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美联航的困境,表明员工持股是一柄双刃剑。早在1994年,这家航空公司就已经实行员工持股计划,55%的股权分配给航空公司的员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运用员工持股激励机制,提高民用航空公司的经营效率,扩大航空公司的市场占有份额。但没有想到的是,由于55%的股权都掌握在普通员工的手中,董事会不是从维护消费者利益考虑,也不是从企业的发展战略考虑,而是从讨好普通员工的角度作出各项决议。全员持股被称为激发员工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有效手段。但现在看来,如果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当企业职工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企业的董事会可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保护企业职工的利益,这就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此次发生在美联航的事件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乔新生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全员持股计划,实际上是在反思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与劳动分离产生弊端之后提出的改进方案。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如何在确保劳动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实现所有者与劳动者的高度统一,尽可能地让劳动者充分享受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带来的幸福,这不仅是一个学术上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践中的问题。我之所以对美联航这一事件感兴趣,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克服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的一系列弊端,如何在充分发挥劳动者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确保企业具有长远的战略经营目标,确保企业的管理者根据市场的需要制定发展计划,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探寻社会主义国家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不能仅仅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考虑问题,因为说到底,所有的资源配置都是人的问题,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教育企业的员工学会换位思考,才能有效地解决资源配置中和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从来没有所谓的“理性人”假设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理论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只有充分尊重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尊重每个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才能最终实现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找到解决企业发展问题的具体办法,但已经为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