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明市从“抓大放小”到“抓强扶小”
福建省三明市委、市政府认为,“放小”不等于“放弃”,小企业不应成为“经济弃儿”。因此,他们在采取“放开形式、放活机制、放宽政策”的办法继续“放小”的同时,把“放小”的着力点放在“扶”字上。一是扶机制。帮助企业建立新的运行机制,特别是法人治理结构,总结推广了沙县、尤溪等地的经验,内部股权逐步向社会开放,扩大职工持股比例;同时,指导企业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形成目标一致、责权清晰的企业领导机制。二是扶发展。今年来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成立了市产权交易中心,加快小企业产权交易步伐,落实产权交易优惠政策,形成多元化混合经济,并以产权流动带动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实现资产优化组合。目前,已有220多家国有集体和股份合作等企业到三明产权交易中心登记,涉及资金44亿元。三是扶资金。今、明两年,市政府各安排100万流动资金贷款帖息,扶持小企业的技改和结构调整;对小企业在规模扩大中新增税收,地方所得部分归还企业;逐步设立小企业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据三明市领导介绍,为了解决优势企业和小企业互不相干的“两张皮”问题,今后将着力建立优势企业和小企业间的协作配套机制,使小企业以优势企业为稳定的市场,并追随优势企业开拓市场,把优势企业搞强搞大;优势企业依托众多小企业,获得大量廉价的初、中级产品和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支持,形成互相兼容、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