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世”必须扫清四大误区
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最近就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的有关问题发表了讲话,对人们在“入世”问题上存在的四大误 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误区1: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就等于立即全面开放市场,就等于我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这些顾虑是对世贸组织不了解所造成的。比如“入世”对石油化工行业有较大冲击,几十万油田工人的就业问题会受到影响。根据分析,现在我国石油的生产成本比较高,1998年我国生产一桶原油的平均成本是13.3美元,国际上平均是8.98美元一桶,中东地区是2美元左右一桶,国际上原油的价格、成本比我国低得多,所以,“入世”后外国石油一进来,我们大庆油田等全都会垮。其实,我国“入世”并不等于实行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因为我们并不是全面开放市场。我们在参加世贸组织谈判过程中,从没有谈过价格并轨的问题。相反,我们还让世贸组织各个成员承诺允许我国保留对涉及国计民生的石油、粮、棉、油、糖、电力、电力供应等实行国家指定价格,所以不存在价格并轨的问题。因此,不会出现几十万油田工人失业。我国“入世”之时,不是我国所有产品和国外价格并轨之时。
误区2:认为我国逐步开放银行、保险市场就是开放资本市场。这是连最基本的开放资本市场是什么都没搞清楚。银行、保险作为服务业,其开放并不意味着开放资本市场。从国际组织分工来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资本项目开放与管理问题,世贸组织根本就不谈开放资本项目问题。所以谈不上“入世”承诺开放资本市场。
误区3:是对世贸组织的基本知识、规则缺乏了解。这次大家反映最强烈的是我们答应进口730万吨小麦,因为我们给美国关税配额量是730万吨,把所有粮食加起来明年承诺要进口2000多万吨粮食,其实,我们承诺的关税配额量只是理论上的市场准入机会,不是一定履行的实际采购义务,是给人家一种市场准入机会,而不是市场份额。实际上,在执行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国家按它承诺的配额量执行的。以为我们承诺了730万吨,我们明年就要进口730万吨,那简直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误区4:有些同志认为我们承诺了某一件事情,再没有别的办法来对承诺的这件事情采取任何措施。大家应该看到承诺的东西背后有其它相应的机制和措施来制约,这一些很重要。例如,我们承诺两年以后在12个城市允许外国保险公司进入,有些同志说这步子太大了。不过,请注意“允许”这个词,允许不一定要你去,还批准嘛,这差别太大了。所以,两年以后,外国保险公司在12个城市取得经营的权利还要一家一家的批准。是否发许可证还要看国家需不需要,条件合不合适。